乳腺增生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且痛可能由乳腺增生本身影响、合并感染因素或其他少见情况导致,可通过乳腺及腋窝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明确病因,一般人群需观察病情变化、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如育龄女性、老年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一、乳腺增生腋窝淋巴结肿大并且还痛的可能原因
(一)乳腺增生本身的影响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主要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当乳腺增生时,乳腺组织的增生、复旧不全等病理过程可能会波及腋窝区域的淋巴结。乳腺增生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等刺激可能引起腋窝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进而出现肿大和疼痛。这种情况下,淋巴结肿大一般质地相对较软,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随着乳腺增生病情的变化,淋巴结肿大和疼痛的情况可能会有相应改变。
(二)合并感染因素
1.乳腺局部感染累及腋窝淋巴结:乳腺增生患者如果同时合并了乳腺局部的感染,比如乳腺炎等情况,炎症可能通过淋巴引流途径累及腋窝淋巴结,导致腋窝淋巴结肿大且疼痛。乳腺局部感染可能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入侵乳腺组织引起,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此时腋窝淋巴结除了肿大疼痛外,可能伴有局部皮肤的红、肿等表现,乳腺局部也会有相应的炎症症状,如乳房局部的红、肿、热、痛等。
2.腋窝局部皮肤或软组织感染:腋窝局部皮肤破损、毛囊炎等软组织感染也可能引起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可能与乳腺增生同时存在。比如腋窝皮肤有擦伤后细菌感染,或者腋窝毛发较多处发生毛囊炎等,炎症累及腋窝淋巴结,导致其肿大疼痛,这种情况需要注意观察腋窝局部皮肤的情况。
(三)其他少见情况
1.乳腺增生合并腋窝淋巴结的其他病变:虽然相对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腋窝淋巴结本身存在其他病变的可能,比如腋窝淋巴结的良性肿瘤样病变,或者极少数情况下的恶性病变(虽然乳腺增生本身恶变几率低,但腋窝淋巴结的恶性病变需警惕)。不过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如超声、病理活检等可以明确鉴别。例如通过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观察淋巴结的形态、结构等情况,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等明确性质。
二、相关检查及意义
(一)乳腺及腋窝超声检查
1.检查乳腺情况:超声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判断乳腺增生的程度,如乳腺腺体增厚、回声不均等情况,还能发现乳腺局部是否存在异常的占位、炎症等情况。通过超声对乳腺的检查,可以了解乳腺增生的具体状态,以及是否合并其他乳腺相关病变。
2.检查腋窝淋巴结情况:超声能够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皮质厚度、髓质结构等。如果淋巴结肿大,通过超声可以初步判断是反应性增生还是存在其他病变。一般反应性增生的腋窝淋巴结超声表现为淋巴结大小多在2-3厘米左右,皮质增厚,但形态规则,髓质存在等;如果是恶性病变的腋窝淋巴结,超声可能显示淋巴结形态不规则,皮质增厚明显,髓质消失,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可以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情况。如果存在感染,往往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有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例如合并乳腺炎等感染时,血常规可能提示炎症指标异常。
2.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少数怀疑腋窝淋巴结有恶性病变可能的情况,可能会检测一些肿瘤标志物,如CA15-3等,辅助判断是否存在乳腺恶性肿瘤累及腋窝淋巴结等情况。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一般人群
1.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乳腺增生相关症状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的情况,包括肿大淋巴结的大小变化、疼痛程度的变化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
2.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因素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乳腺增生的病情。同时,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高脂、高糖等可能影响内分泌的食物。
(二)特殊人群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乳腺增生与内分泌关系密切,要注意在月经周期中观察症状变化。在月经前可能乳腺增生相关症状以及腋窝淋巴结疼痛可能会加重,月经后有所缓解。如果正在备孕或已怀孕,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情况,因为一些检查和治疗可能需要考虑对妊娠的影响等。
2.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出现这种情况时,更要警惕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增加。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总之,当出现乳腺增生腋窝淋巴结肿大并且还痛的情况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