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支气管炎的发生与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及自身因素相关。感染因素包括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和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非感染因素有环境空气污染及室内污染、过敏(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引发过敏反应致炎);自身因素是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黏膜屏障等弱、免疫细胞功能差)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管径窄、平滑肌柔弱、肺组织弹性差等易致气道问题)。
一、感染因素
(一)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感染途径
多种病毒可引发小孩支气管炎,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孩可通过密切接触已感染病毒的患者,如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玩具等,或者吸入被病毒污染的空气而感染。例如,在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呼吸道合胞病毒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另外,鼻病毒也是引起小孩支气管炎的常见病毒之一,其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携带鼻病毒的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小孩吸入后就可能感染。
流感病毒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小孩感染流感病毒后,除了会出现发热、咳嗽等全身和呼吸道症状外,还比较容易引发支气管炎。流感病毒的传染性较强,在流感流行季节,小孩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及感染情况
肺炎链球菌是导致小孩支气管炎的常见细菌之一。小孩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当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肺炎链球菌容易侵入呼吸道引发炎症。比如,在受凉、劳累等情况下,小孩的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肺炎链球菌就可能乘虚而入,引起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另外,流感嗜血杆菌也可引起小孩支气管炎,它常与其他病原体合并感染,导致病情相对复杂。例如,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会使小孩支气管炎的症状加重,病程延长。
二、非感染因素
(一)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和气体等污染物会对小孩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例如,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雾霾中的PM2.5等颗粒物会沉积在呼吸道内,损伤呼吸道黏膜,使小孩的呼吸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患支气管炎的风险。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也会对小孩的呼吸道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容易引发支气管炎。
室内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如室内吸烟产生的烟雾,其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小孩吸入后会刺激呼吸道,损害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和防御机制。另外,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有害气体,长期接触也会对小孩的呼吸道产生刺激,增加支气管炎的发病几率。
(二)过敏因素
1.过敏原及过敏反应机制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皮屑等。当小孩接触到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引发过敏反应。以尘螨为例,尘螨通常存在于家居环境中,如床垫、被褥、地毯等处。小孩接触尘螨后,体内会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IgE与肥大细胞等结合,当再次接触尘螨时,就会触发过敏反应,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进而引起支气管炎。花粉也是常见的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小孩接触花粉后,呼吸道会出现过敏症状,如咳嗽、喘息等,严重时可引发支气管炎。
过敏因素引起的小孩支气管炎往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小孩本身是过敏体质,在接触过敏原后,支气管炎的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给小孩的健康带来较大影响。而且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在治疗上除了针对炎症进行处理外,还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这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三、小孩自身因素
(一)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1.免疫功能特点及影响
小孩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的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免疫球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也不如成人。例如,婴幼儿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较薄,纤毛运动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病原体和异物,使得病原体容易在呼吸道内定植并引发炎症。同时,小孩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也不够完善,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相对不足,这就导致小孩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了患支气管炎的几率。
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患支气管炎的几率会相对降低,但在婴幼儿期仍然是支气管炎的高发阶段。
(二)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
1.呼吸道结构与功能影响
小孩的呼吸道相对较窄,气管和支气管的管径比成人小。当发生炎症时,容易引起气道狭窄,导致通气功能障碍。例如,小孩患支气管炎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加上气道狭窄,会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另外,小孩的呼吸道平滑肌较柔弱,气道的调节能力较差,在受到刺激时,容易发生痉挛,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的情况,使得支气管炎的症状更加明显。而且小孩的肺组织弹性较差,肺泡数量较少,气体交换功能相对较弱,在患支气管炎时,气体交换受到的影响更大,容易出现缺氧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