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关节疼痛的原因多样,包括外伤因素(急性损伤致软组织或骨折损伤、慢性劳损致关节组织受损)、关节炎相关因素(骨关节炎随年龄退变致关节问题、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攻击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炎症)、感染因素(细菌性感染致化脓性关节炎、病毒性感染可累及关节)、其他因素(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关节疼痛、肿瘤因素致关节周围疼痛)。
一、外伤因素
1.急性损伤
手指受到直接的外力撞击,如被重物砸到、手指被夹等,会导致手指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甚至可能引起骨折,从而引发疼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工人在操作机械时,手指可能会被意外夹到,造成手指关节的急性损伤,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这种情况在有频繁手部劳作或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容易发生意外碰撞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如建筑工人、户外运动爱好者等。
2.慢性劳损
长期从事重复性手部动作的人群,如钢琴演奏者、键盘录入员等,手指关节会因过度使用而发生慢性劳损。手指关节的软骨、韧带等组织在长期的摩擦和压力下逐渐受损,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关节疼痛。例如,钢琴演奏者每天长时间用手指按键,手指关节反复屈伸,容易导致关节周围肌腱炎,进而引起关节疼痛。这类人群由于长期保持特定的手部姿势和动作,手指关节承受的压力不均衡,更容易出现慢性劳损性的关节疼痛。
二、关节炎相关因素
1.骨关节炎
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关节退行性病变。手指关节的软骨逐渐磨损,骨质增生,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活动时更为明显。研究表明,随着年龄超过50岁,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变化,患骨关节炎的风险相对更高。例如,一些60岁以上的女性,手指关节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经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骨关节炎的表现。
2.类风湿关节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导致关节炎症。手指关节是常见的受累部位,表现为对称性的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病情逐渐进展可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通常在30-50岁之间发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引起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会破坏关节结构,造成手指关节的严重损伤。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指关节会出现持续性疼痛,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感明显,持续时间可长达1小时以上,随着病情发展,手指可能出现变形,如手指向尺侧偏斜等。
3.痛风性关节炎
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的炎症反应。手指关节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之一,尤其在第一跖趾关节较为常见,但手指关节也可能受累。当血尿酸水平升高时,尿酸盐结晶可沉积在手指关节,引起急性的剧烈疼痛、红肿,疼痛通常较为突然,夜间发作较为常见。有高尿酸血症病史的人群,尤其是长期大量饮酒、喜欢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等)的人,更容易患痛风性关节炎。例如,一些经常应酬、大量饮酒且饮食不注意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手指关节的突发疼痛、红肿,经检查血尿酸升高,可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
三、感染因素
1.细菌性感染
手指关节受到细菌感染时,会引起化脓性关节炎。通常是由于手指皮肤破损,细菌侵入关节腔导致。例如,手指被刺伤后没有及时处理,细菌感染关节,可出现手指关节的红肿、热痛,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这种情况在皮肤卫生状况差、手指有外伤且未得到及时正确处理的人群中容易发生,如手部皮肤有伤口的环卫工人等。
2.病毒性感染
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累及手指关节引起疼痛。例如,风疹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手指关节的疼痛症状。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关节疼痛通常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在儿童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感染病毒性疾病后出现手指关节疼痛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对病毒感染的反应可能更为明显。
四、其他因素
1.内分泌紊乱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出现关节疼痛,包括手指关节。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代谢、骨骼和关节的正常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会影响关节的营养代谢等,导致手指关节疼痛、僵硬。这种情况在中老年女性中相对常见,患者除了手指关节疼痛外,还可能伴有乏力、怕冷、水肿等其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
2.肿瘤因素
手指关节周围的肿瘤,无论是原发性肿瘤还是转移性肿瘤,都可能引起关节疼痛。例如,手指关节的骨肿瘤可导致局部疼痛、肿胀,随着肿瘤的生长,还可能出现手指关节的功能障碍。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但如果手指关节疼痛持续不缓解,且伴有局部肿块等异常表现时,需要考虑肿瘤的可能,尤其是对于有肿瘤病史的人群,更要警惕转移性肿瘤累及手指关节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