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指孕妇心率超正常范围,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对孕妇和胎儿有不良影响,可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诊断监测,生理性因素可休息调整等,病理性因素需针对处理,孕妇孕期要定期产检等关注自身和胎儿健康。
一、定义与正常心率范围
孕妇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孕妇的心率超过了正常范围,窦性心律的频率在成年人超过100次/分钟即为窦性心动过速。正常情况下,孕妇的心率会比非孕期有所增加,一般孕期心率可较非孕期增加10-15次/分钟。
二、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血容量变化:孕期孕妇血容量逐渐增加,到妊娠32-34周时达到高峰,较非孕期可增加30%-50%。为了满足增加的血容量循环需求,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从而导致心率加快,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2.激素影响: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如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心率增快。
3.代谢增加:孕期孕妇基础代谢率升高,身体各组织器官的代谢活动增强,心脏需要输出更多的血液来供应机体需求,进而引起心率加快。
4.活动相关:孕妇日常活动量稍有增加,比如轻微的行走、坐立姿势改变等,心脏负担可能会加重,也可能导致心率暂时性增快。
(二)病理性因素
1.贫血:孕期孕妇容易发生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当血红蛋白降低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要通过加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以弥补组织器官的缺氧状况,从而引发窦性心动过速。
2.心脏疾病:虽然孕期本身心脏负担加重,但如果孕妇本身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基础心脏疾病,孕期心脏代偿能力受限,更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3.感染:孕期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炎症反应会刺激心脏,导致心率加快,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4.甲状腺功能亢进:孕期甲状腺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孕妇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起心率增快。
三、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一)对孕妇的影响
1.身体不适:孕妇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孕妇的日常活动和休息。
2.加重心脏负担:长期的窦性心动过速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心脏衰竭等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对胎儿的影响
1.供氧影响:如果孕妇窦性心动过速较为严重,可能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导致胎儿供氧不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2.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长期的胎儿供氧不足可能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四、诊断与监测
(一)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通过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会显示窦性心律,且心率超过100次/分钟。
2.进一步检查:如果怀疑有病理性因素,还需要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如血常规可判断是否贫血,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了解甲状腺功能情况,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等。
(二)监测
1.胎心监测:密切监测胎儿的胎心情况,通过胎心监护仪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况,因为孕妇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影响胎儿的供氧,胎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缺氧等异常情况。
2.自身症状监测:孕妇要注意自身心悸、胸闷等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五、处理与应对措施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处理
1.休息调整:孕妇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心脏和胎盘的血液灌注。
2.放松心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会加重心率加快的情况。通过听轻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处理
1.贫血的处理: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导致的,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同时注意饮食中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
2.心脏疾病的处理:如果孕妇本身有基础心脏疾病,需要由心内科和产科医生共同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在孕期加强心脏监测和管理。
3.感染的处理: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4.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处理:如果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六、特殊人群(孕妇)温馨提示
孕妇在孕期要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心率变化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果发现心电图有窦性心动过速的情况,不要过于紧张,但也不能忽视,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相应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营养均衡,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体重过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监测,以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