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有局部、全身及其他症状。局部症状包括乳房疼痛(育龄女性哺乳期高发,男性罕见)、红肿(哺乳期女性常见,男性少见)、肿块形成(哺乳期女性易形成,男性少见);全身症状有发热(哺乳期女性常见,男性发生率稍低)、寒战(病情重时出现,儿童和老年男性少见)、全身不适(哺乳期女性症状相对明显,男性稍轻,儿童和老年男性少见);其他症状包含哺乳困难(仅见于哺乳期女性)、乳头异常(哺乳期女性相对易发生,男性少见)。
具体表现:急性乳腺炎初期多为乳房局部的胀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会加剧,呈搏动性疼痛,尤其是在哺乳时,疼痛会明显加重,这是因为乳汁淤积刺激乳腺组织以及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所致。例如,初产妇由于对哺乳技巧不熟悉,更容易出现乳汁淤积,从而引发乳房局部胀痛并逐渐加重。
与年龄、性别关系:育龄女性,尤其是哺乳期女性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哺乳期乳腺处于分泌活跃期,容易发生乳汁淤积等情况。而男性发生急性乳腺炎的情况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疼痛等局部症状也会较为明显。
乳房红肿
具体表现:患侧乳房皮肤会出现红肿的表现,皮肤温度也会升高。红肿范围可大可小,轻者可能只是局部小范围的红肿,重者整个乳房都会出现明显红肿。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以及组织水肿引起的。比如,当乳腺导管堵塞严重时,炎症反应更加剧烈,乳房红肿范围会迅速扩大。
与年龄、性别关系:在育龄女性哺乳期,由于乳腺的生理特点,更容易出现红肿表现。男性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红肿表现也符合炎症导致的局部血管和组织变化,但相对少见。
肿块形成
具体表现:可以摸到乳房内有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楚。肿块的大小因人而异,有的可能较小,如直径几厘米,有的可能较大。这是炎症刺激乳腺组织,导致组织增生、渗出形成的炎性肿块。例如,乳汁淤积时间较长时,更容易形成较明显的肿块。
与年龄、性别关系:哺乳期女性因为乳腺分泌和乳汁淤积的因素,更易形成肿块。男性急性乳腺炎时也可能形成肿块,但相对少见,且原因可能与男性乳腺组织的特殊生理状态以及感染途径等有关。
全身症状
发热
具体表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体温可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全身性反应,由于炎症因子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比如,当急性乳腺炎处于炎症进展期时,发热症状较为明显。
与年龄、性别关系:哺乳期女性在哺乳期发生急性乳腺炎时,发热情况较为常见。而男性发生急性乳腺炎时,也可能出现发热,但相对哺乳期女性来说,发生率可能稍低。年龄方面,一般育龄女性更容易因为哺乳等因素引发急性乳腺炎进而发热,儿童和老年男性发生急性乳腺炎并发热的情况极为罕见。
寒战
具体表现:部分患者在发热的同时可伴有寒战,表现为怕冷、发抖。这是因为炎症引起的全身性反应较为强烈时,会导致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同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寒战。例如,当急性乳腺炎病情较重,炎症扩散时,更容易出现寒战症状。
与年龄、性别关系:哺乳期女性在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寒战,男性急性乳腺炎病情较重时也可能出现寒战,但总体发生率较低。儿童和老年男性发生急性乳腺炎并寒战的情况非常少见。
全身不适
具体表现:患者还可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消耗增加,同时毒素吸收等因素引起的。比如,发热、寒战等症状会使患者身体消耗较大,从而出现全身乏力、不想进食等情况。
与年龄、性别关系:哺乳期女性在发生急性乳腺炎时,全身不适症状可能较为明显,因为哺乳期女性身体处于相对特殊的生理阶段,炎症对身体的影响相对更显著。男性发生急性乳腺炎时,全身不适症状也会存在,但相对哺乳期女性来说,程度可能稍轻。年龄方面,育龄女性更易因哺乳相关因素引发急性乳腺炎并出现全身不适,儿童和老年男性发生相关情况较少。
其他症状
哺乳困难
具体表现:由于乳房疼痛、红肿、肿块等局部症状,患者在哺乳时会感到困难,表现为不愿意哺乳,或者哺乳时疼痛加剧,无法顺利将乳汁排出。例如,因为乳房局部的不适,产妇可能会减少哺乳次数,导致乳汁淤积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与年龄、性别关系:哺乳期女性因为哺乳的需求和乳腺的生理状态,哺乳困难是急性乳腺炎常见的伴随症状。男性不存在哺乳情况,所以不会出现因哺乳导致的相关症状。
乳头异常
具体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乳头皲裂、乳头溢液等情况。乳头皲裂会导致乳头疼痛,在哺乳时更加明显;乳头溢液可为脓性溢液等,这是由于炎症累及乳头及乳腺导管,导致导管内分泌物异常。比如,当乳头皲裂时,细菌更容易侵入乳腺组织,加重炎症反应。
与年龄、性别关系:哺乳期女性乳头皲裂等情况相对更易发生,因为哺乳期乳头受到婴儿吸吮等刺激较多。男性急性乳腺炎时也可能出现乳头异常,但相对少见,原因可能与男性乳头的生理结构和感染途径不同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