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有女性因素、男性因素及男女双方共同因素导致。女性因素包括排卵障碍(年龄、内分泌、下丘脑-垂体病变等致)、输卵管因素(感染、手术史等致)、子宫因素(畸形、病变等致);男性因素有精液异常(数量、活力、形态异常等)、输精管道梗阻(先天、后天)、性功能障碍(勃起、早泄等);男女双方共同因素包含免疫因素(同种、自身)、不明原因不孕及生活方式(熬夜、节食、吸烟、酗酒、久坐等)和年龄因素影响生育能力。
一、女性因素导致不孕不育
1.排卵障碍
年龄因素: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尤其是35岁以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量减少且质量下降,排卵异常的概率增加。例如,相关研究表明,35-39岁女性的自然妊娠率明显低于25-29岁女性。
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引起排卵障碍的内分泌疾病,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素比例失调,导致卵泡发育异常,不能正常排卵。据统计,约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排卵障碍。
下丘脑-垂体病变: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异常,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如垂体肿瘤可能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影响排卵。
2.输卵管因素
感染因素:盆腔炎是导致输卵管堵塞或粘连的常见原因,多由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等引起。例如,不洁性生活后引发的盆腔感染,可使输卵管黏膜受损,造成输卵管不通畅,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运输。
手术史:盆腔手术史,如输卵管绝育术、卵巢囊肿剥除术等,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或堵塞。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发生输卵管问题导致不孕的风险较无手术史者明显增加。
3.子宫因素
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的形态异常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纵隔子宫会占据宫腔的正常空间,使胚胎着床面积减少,从而降低妊娠概率。
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均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子宫内膜炎会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会干扰受精卵的着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会影响盆腔内环境,不利于胚胎着床。
二、男性因素导致不孕不育
1.精液异常
精子数量异常: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是常见情况。少精子症可能与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等有关,而无精子症可能是由于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或输精管道梗阻等原因引起。例如,精索静脉曲张会导致阴囊内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使精子数量减少。
精子活力低下:弱精子症是指精子的活动能力低下。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会影响精子活力,一些疾病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等也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研究发现,长期吸烟的男性精子活力明显低于不吸烟男性。
精子形态异常:畸形精子症是指精子的形态出现异常。某些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会导致精子形态异常。此外,生殖系统感染也可能引起精子形态改变。
2.输精管道梗阻
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等,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生殖系统发育异常,会导致精子无法正常排出。
后天性因素:附睾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可引起输精管道梗阻,炎症会导致输精管道粘连、堵塞,影响精子的运输。
3.性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男性因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疾病因素(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或药物因素等导致阴茎不能正常勃起,无法完成正常的性生活,从而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容易并发勃起功能障碍。
早泄:过早射精可能导致精子无法顺利进入女性阴道内,影响受孕机会。心理因素是引起早泄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性生活时的紧张、焦虑情绪等。
三、男女双方共同因素导致不孕不育
1.免疫因素
同种免疫:女性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抗精子抗体可以结合精子表面的抗原,阻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或者影响精子的活动能力。例如,在反复流产的夫妇中,约有10%-15%存在抗精子抗体阳性。
自身免疫:男性自身免疫性不育是由于自身产生抗精子抗体,破坏自身的精子。如睾丸外伤、炎症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抗精子抗体。
2.不明原因不孕
目前有部分不孕不育夫妇经过全面的检查,包括男女双方的生殖系统检查、内分泌检查、免疫检查等,均未发现明确的病因,称为不明原因不孕。其可能的原因包括潜在的生殖系统微环境异常、胚胎着床的微小障碍等多种尚未明确的因素。研究发现,约10%-15%的不孕不育夫妇属于不明原因不孕。
3.生活方式因素
女性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排卵异常等问题。男性长期吸烟、酗酒、久坐等也会影响精子质量和性功能。例如,长期久坐会使阴囊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过度酗酒会损伤肝脏等器官,影响激素代谢,进而影响生殖功能。
年龄因素对双方都有影响,随着男女双方年龄的增加,生育能力均会下降。女性35岁以后生育能力显著降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精子质量也会逐渐下降,包括精子数量、活力和形态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