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液乳腺炎是常见非细菌性炎症性乳腺疾病,病因涉及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感染因素,临床表现有乳头溢液、乳房肿块、皮肤改变等,诊断靠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治疗分保守和手术,预后较好但需注意相关事项,女性要保持乳头清洁卫生等,哺乳期女性患该病需谨慎处理。
一、定义
浆液乳腺炎也被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非细菌性炎症性乳腺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乳腺导管扩张、分泌物积聚、导管周围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
二、病因
1.导管排泄障碍:
各种原因导致乳腺导管开口堵塞,如先天性乳头畸形、凹陷等,使得导管内的分泌物排出不畅,逐渐淤积,刺激导管壁引发炎症反应。这种情况在有乳头发育异常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比如先天性乳头内陷的女性,由于乳头不能正常外凸,导管开口被堵塞的概率增加,从而增加了浆液乳腺炎的发病风险。
2.异常激素刺激:
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影响乳腺导管的生理功能。例如,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或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时,会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功能亢进,进而引起导管扩张和炎症。在月经周期不规律、长期服用含激素的药物或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的人群中,激素水平容易出现紊乱,增加了浆液乳腺炎的发病可能性。
3.感染因素:
虽然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典型炎症,但可能存在一些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例如,导管内的分泌物积聚后,可能会滋生一些条件致病菌,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不过这种感染因素相对较为次要,更多是在导管排泄障碍和激素刺激的基础上协同作用导致疾病发生。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乳头溢液:多为自发性溢液,溢液的颜色可呈淡黄色、棕色或血性等。溢液的量可多可少,有的患者挤压乳头时可见少量液体流出。一般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乳头溢液的症状,这是由于导管内的分泌物排出不畅,积聚后从乳头溢出。
乳房肿块:肿块可发生在乳房的各个象限,大小不一。肿块质地较硬,边界可清或不清,有的患者可伴有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为隐痛,有的则较为明显。肿块可能会在短期内有变化,部分患者的肿块可逐渐增大,与周围组织有一定的粘连。
乳房皮肤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乳房皮肤可能会出现橘皮样改变、皮肤红肿等表现。皮肤红肿主要是因为炎症累及乳房皮肤及皮下组织,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加重。
2.体征:
乳房局部可能有压痛,触及肿块时可有相应的触痛。有的患者腋窝淋巴结可能会有轻度肿大,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导管的情况,观察导管是否扩张、是否存在肿块以及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超声检查对于发现乳腺内的异常肿块和导管扩张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为诊断提供初步的依据。
乳腺X线摄影(钼靶):有助于发现乳腺内的钙化灶等情况,对于判断乳腺组织的病变性质有一定帮助。在浆液乳腺炎的诊断中,钼靶检查可以辅助评估乳腺组织的整体情况,但对于一些较小的病变可能不如超声敏感。
2.病理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通过细针抽取病变部位的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炎症性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但该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空芯针活检:可以获取较多的乳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够更准确地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诊断浆液乳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炎症的类型、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病变等情况。
五、治疗
1.保守治疗:
抗感染治疗:虽然浆液乳腺炎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典型炎症,但在合并有局部感染表现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选择针对常见病原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抗生素。
局部热敷:对于乳房局部有红肿等炎症表现的患者,可以进行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中,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
2.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当乳房出现脓肿形成时,需要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将脓液排出,促进炎症的消退。手术时要注意彻底引流,避免脓肿残留导致病情反复。
乳腺区段切除术:对于病变范围较大、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将病变的乳腺组织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变范围等因素综合考虑。
六、预后及注意事项
1.预后:
浆液乳腺炎的预后一般较好,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缓解症状,病情得到控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尤其是在导管排泄障碍等因素未得到有效解决时。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2.注意事项:
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保持乳头的清洁卫生,尤其是有乳头内陷的女性,可以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并尝试通过手法牵引等方法纠正乳头内陷,以减少导管开口堵塞的风险。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乳房的情况,如有异常溢液、肿块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对于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女性患浆液乳腺炎时,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保持乳汁的通畅排出,避免乳汁淤积,同时要密切观察乳房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