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分为乳腺增生性结节、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恶性结节(乳腺癌)。乳腺增生性结节与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为胀痛及随月经周期变化的结节;乳腺纤维腺瘤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混合组成,多为单发;乳腺囊肿因导管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组织恶性肿瘤。可通过影像学(超声、钼靶X线)和病理学(穿刺活检)鉴别,处理原则分别为:乳腺增生性结节轻症状者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重症状者用药物;乳腺纤维腺瘤小无症状者观察随访,大、迅速增大等需手术;乳腺囊肿小者观察,大者抽吸或手术;乳腺癌需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等。
一、乳腺结节的分类及含义
(一)乳腺增生性结节
1.含义:是由于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常见于中年女性,是乳腺常见的良性病变。
2.相关因素及表现: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时易出现。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可触及大小不一、质地韧的结节,结节可随月经周期变化,月经前结节增大、变硬,月经后缩小、变软。年龄方面,多见于30-50岁女性,生活方式上,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熬夜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二)乳腺纤维腺瘤
1.含义: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
2.相关因素及表现:一般认为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有关。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实,活动度好,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不粘连。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左右的女性,生活方式上,通常无特殊明确与发病直接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但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受生活节奏等影响。
(三)乳腺囊肿
1.含义:乳腺囊肿是乳腺导管扩张形成的囊肿,属于良性病变。
2.相关因素及表现:多因乳腺导管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可表现为乳房内单发或多发的囊性肿块,一般无明显疼痛,囊肿大小不一,质地较软,有囊性感。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内分泌失调可能是诱因之一,比如长期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可能增加发病可能。
(四)乳腺恶性结节(乳腺癌)
1.含义: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2.相关因素及表现: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育状况等有关。早期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乳头溢液(血性等)等。年龄上多见于40-60岁女性,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生活方式中,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抑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更高。
二、不同类型乳腺结节的鉴别要点
(一)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乳腺增生性结节超声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可不清晰;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边界清晰,有包膜;乳腺囊肿超声显示为无回声区,边界清楚;乳腺癌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可伴有钙化、血流信号丰富等。
2.钼靶X线检查:乳腺增生性结节钼靶下可见腺体结构紊乱;乳腺纤维腺瘤钼靶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乳腺囊肿钼靶显示为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乳腺癌钼靶可见不规则肿块影,有毛刺征、钙化灶等。
(二)病理学检查
1.穿刺活检:对于可疑结节可通过穿刺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鉴别良恶性结节的金标准。乳腺增生性结节病理可见乳腺组织增生、导管扩张等;乳腺纤维腺瘤病理是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肿瘤;乳腺囊肿病理为扩张的乳腺导管内充满液体;乳腺癌病理则是癌细胞的异型性表现等。
三、不同类型乳腺结节的处理原则
(一)乳腺增生性结节
1.一般处理: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如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避免长期高脂饮食等。定期复查乳腺超声,一般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结节变化情况。
2.药物处理:症状较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如他莫昔芬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要关注对子宫内膜等的影响,不同年龄女性使用需考虑其自身激素状态及个体差异。
(二)乳腺纤维腺瘤
1.观察随访:对于较小(直径小于3厘米)、无症状的纤维腺瘤,可定期复查乳腺超声,每6-12个月一次。青年女性处于生育年龄,激素水平波动较大,需关注结节变化。
2.手术治疗:当纤维腺瘤较大(直径大于3厘米)、短期内迅速增大、怀疑有恶变可能时,需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传统开刀手术或微创手术等,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恢复情况有差异,年轻患者更关注美观等因素。
(三)乳腺囊肿
1.观察与抽吸:较小的乳腺囊肿可定期观察,对于较大的囊肿(直径大于2厘米)或有明显症状的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囊液,抽吸后需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抽吸后的恢复需考虑其自身身体恢复能力。
2.手术切除:少数复杂囊肿或怀疑有恶变的囊肿需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四)乳腺恶性结节(乳腺癌)
1.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术根据病情可选择保乳手术或乳房全切术等,不同年龄患者身体状况不同,耐受手术及后续治疗的能力有差异,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乳房外形及术后生活质量等问题。化疗、放疗等会带来相应的不良反应,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因素对治疗和康复也有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