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缺血缺氧致心肌坏死,心电图有ST段抬高表现。病因涉及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临床表现有胸痛、全身及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等,体征有心脏及血压变化;诊断靠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治疗包括再灌注治疗(溶栓、PCI)和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抗凝、β受体阻滞剂、ACEI/ARB、调脂等);预后与梗死范围、治疗及时规范等有关,及时有效治疗可改善预后,否则可能并发严重问题,存活者可能有心功能减退需长期康复随访。
一、病因
1.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压力等)以及生理特点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粥样硬化形成;高脂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沉积在血管壁,加重冠状动脉狭窄。
3.病史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更容易发生st抬高型心肌梗死。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损伤血管内皮;糖尿病可引起代谢紊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胸痛:是最典型的症状,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患者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全身症状:发病后可有发热,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持续约一周。还可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引起。
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严重时可发生室颤导致猝死;也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
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为休克表现,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出现右心衰竭表现。
2.体征
心脏体征:心脏浊音界可正常或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第四心音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奔马律;可出现心包摩擦音,多在起病后2-3天出现;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
血压:除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患者都有血压降低。
三、诊断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动态演变过程为起病数小时内可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1-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数日内病理性Q波稳定不变,以后70%-80%永久性存在。
2.心肌坏死标志物
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和特异指标,肌钙蛋白I(cTnI)或肌钙蛋白T(cTnT)起病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
四、治疗原则
1.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在发病12小时内,若无禁忌证,可考虑溶栓治疗,通过使用溶栓药物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于发病12小时内的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有溶栓禁忌证或溶栓失败的患者,可行PCI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或放置支架使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
2.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阿司匹林应尽快嚼服,氯吡格雷也需尽早服用,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
抗凝治疗:一般在溶栓或PCI治疗基础上使用,常用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可防止血栓再形成。
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时应尽早使用,如美托洛尔等,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有助于改善心肌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在无禁忌证时应早期使用。
调脂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预防心血管事件复发。
五、预后
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范围的大小、治疗是否及时及是否规范等有关。及时有效的再灌注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预后较差。存活的患者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减退,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随访,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