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疼痛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外伤因素(急性创伤、慢性劳损)、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病变)、炎症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感染因素(细菌性关节炎、病毒性关节炎);伴随症状有红肿(提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细菌性关节炎等)、僵硬(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等)、畸形(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等);诊断检查包括体格检查(查关节外观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尿酸、自身抗体检查等)、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检查等)。
一、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一)外伤因素
急性创伤:如关节部位受到碰撞、扭伤、拉伤等,常见于运动损伤,像打篮球时膝关节扭伤,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软骨等组织受损,引起疼痛、肿胀、淤血等症状。年龄较小的人群由于活动较为活泼,在玩耍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关节外伤;而中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原因,轻微外伤也可能引发关节疼痛。不同性别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发生外伤的概率可能因活动方式不同而有差异,例如男性可能更易参与高强度运动导致关节急性创伤。
慢性劳损:长期重复的关节活动可导致慢性劳损,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膝关节、肩关节等长期过度使用,会引起关节软骨磨损、滑膜炎症等,进而出现关节疼痛。随着年龄增长,关节本身的退变加上长期劳损,疼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疏松风险增加,若存在长期劳损情况,关节疼痛可能更易发生。
(二)退行性病变
骨关节炎:这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化,骨质增生等情况出现。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等部位。年龄越大,患骨关节炎的风险越高,女性绝经后发病率相对男性更高。关节长期承受压力、磨损等因素会加速骨关节炎的发展,例如肥胖人群膝关节承受压力更大,更容易发生骨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
脊柱退行性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可引起相应部位的关节疼痛。长期伏案工作、不良坐姿等生活方式会增加脊柱退行性病变的风险,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受到影响,但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不良姿势习惯的人群更易发病。例如年轻人群若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坐姿使用电子设备,也可能引发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颈部关节疼痛。
(三)炎症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关节,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且具有对称性。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关节组织有关,病情可能逐渐进展,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痛风性关节炎: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内引起炎症反应。多见于男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男性,常突然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等,疼痛剧烈。高嘌呤饮食、饮酒等生活方式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肥胖、有痛风家族史等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四)感染因素
细菌性关节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关节炎症,可导致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通过血行传播或直接侵入关节引起感染性关节炎。
病毒性关节炎:某些病毒感染可累及关节,如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感染后可能出现关节疼痛症状。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感染相关病毒后引发关节炎症,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发生病毒性关节炎的风险可能增加。
二、关节疼痛的伴随症状及意义
(一)红肿
若关节疼痛伴有明显红肿,常见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细菌性关节炎等情况。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明显;细菌性关节炎除了红肿热痛外,可能还伴有全身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对于儿童出现关节红肿疼痛,需警惕感染性关节炎等严重情况,及时就医。
(二)僵硬
晨起关节僵硬且活动后缓解,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一般持续时间较长。骨关节炎也可能出现晨起关节僵硬,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老年人由于关节退变,更容易出现晨起关节僵硬的情况,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变化,可能加重这种僵硬感。
(三)畸形
关节疼痛伴有畸形,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晚期、骨关节炎严重阶段等。类风湿关节炎晚期可出现手指关节畸形如天鹅颈样、纽扣花样畸形等;骨关节炎可导致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儿童出现关节畸形可能与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有关,需要早期诊断和干预。
三、关节疼痛的诊断检查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关节的外观、压痛部位、活动范围等。例如检查膝关节时,会观察膝关节有无肿胀、畸形,按压膝关节周围判断压痛部位,屈伸膝关节检查活动范围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在体格检查时表现可能不同,儿童的关节活动范围检查需要更耐心的沟通和操作。
(二)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有无感染、炎症等情况,如细菌性关节炎时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可能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
血尿酸: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尿酸水平通常升高。
自身抗体检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检测到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
(三)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观察关节骨质的情况,如骨关节炎时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脊柱退行性病变可显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等。对于儿童关节疼痛,X线检查需注意辐射剂量,谨慎选择。
CT检查:对于脊柱病变、关节内部结构复杂部位的病变显示更清晰,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CT可明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部位。
MRI检查:对软组织、关节软骨等病变显示敏感,如能清晰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膜炎症、软骨损伤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