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存在多种症状表现,包括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如抬头、独走等晚于正常儿童,姿势异常有肌张力异常导致的各种姿势改变)、肌张力异常(分为肌张力增高和降低,分别有不同表现及影响)、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病理反射阳性)、语言障碍(发音困难、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落后)、智力障碍(约2/3伴不同程度智力障碍)、癫痫发作(部分患儿出现多样发作形式)、视觉和听觉障碍(分别有相应视觉、听觉方面的障碍表现)。
姿势异常:常见的姿势异常有肌张力异常导致的姿势改变。比如肌张力增高时,患儿可能出现角弓反张(头向后仰,背肌强力收缩,躯干呈弓形)、上肢内收内旋、下肢交叉呈剪刀样等姿势;肌张力降低时,患儿可能呈现软瘫状态,姿势松软无力。这些姿势异常是由于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失调引起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脑瘫患儿姿势异常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婴儿期可能更多表现为四肢松软或过于僵硬,幼儿期则可能更明显地呈现出异常的行走姿势等。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高:可分为痉挛性、强直性等。痉挛性肌张力增高较为常见,多表现为肌肉在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加,速度越快阻力越大。例如检查患儿的肢体被动屈伸时,能感觉到明显的抵抗。这是由于锥体束受损,导致牵张反射亢进。对于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会影响其运动功能的正常发挥,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在穿衣、换尿布等日常护理时表现出肢体活动不灵活,随着年龄增长,还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关节畸形等问题。
肌张力降低:患儿表现为肌肉松软,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比如抱起患儿时感觉肢体无力,像棉花一样。这通常是由于锥体外系或小脑病变引起,肌张力降低会使患儿运动发育更加迟缓,容易出现摔倒等情况,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患儿,避免受伤。不同年龄的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的程度和表现可能会随着大脑的发育而有所变化,但总体都会对运动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正常婴儿出生后具有一些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这些反射会在出生后一定时期内逐渐消失。而脑瘫患儿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例如握持反射通常在3-4个月消失,若脑瘫患儿6个月后仍存在握持反射,则可能提示异常。这是因为大脑对原始反射的抑制功能障碍,影响了正常的神经发育进程。性别对此并无明显影响,但对于有家族遗传因素或早产等高危因素的脑瘫患儿,更应关注原始反射的情况。
病理反射阳性:如2岁后还可引出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这是由于锥体束受损,导致正常的神经传导通路异常,使得病理反射出现。病理反射的阳性表现提示患儿的神经系统存在病变,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整体发育,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不同年龄的脑瘫患儿病理反射阳性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但都需要引起重视,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脑瘫。
语言障碍
发音困难:部分脑瘫患儿会出现发音不清、说话延迟等情况。这是因为大脑语言中枢受损或与语言相关的肌肉运动不协调导致。例如,患儿可能无法准确发出某些音节,说话比正常儿童晚很多。从性别角度看,语言障碍在男女性别上没有显著的本质差异,但不同性别患儿可能在语言康复训练中的表现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对于有语言障碍的脑瘫患儿,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需要尽早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帮助其改善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落后:脑瘫患儿可能存在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以及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比如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或者只能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等。这是由于大脑的语言功能区域受损,影响了语言的认知和表达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脑瘫患儿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落后的程度不同,婴儿期可能表现为对声音反应不敏感,幼儿期则可能更明显地体现出与正常儿童在语言交流上的差距,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个性化的语言干预。
智力障碍
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约有2/3的脑瘫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表现为智力测验得分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智力障碍的程度可轻可重,轻度智力障碍的患儿可能只是学习能力稍差,而重度智力障碍的患儿可能生活不能自理。大脑的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会导致智力障碍的程度不同,早产、出生窒息等高危因素的脑瘫患儿更容易出现智力障碍。性别对于智力障碍的发生概率并无明显影响,但对于有智力障碍的脑瘫患儿,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需要提供特殊的教育和康复训练,以帮助其尽可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癫痫发作
部分脑瘫患儿会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形式多样,有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等。这是因为脑瘫患儿的大脑存在异常放电的病灶,导致神经元异常同步化放电。癫痫发作会对患儿的大脑功能进一步造成损害,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不同年龄的脑瘫患儿癫痫发作的频率和表现可能不同,婴儿期癫痫发作可能不太典型,随着年龄增长,发作形式可能逐渐趋于典型。对于伴有癫痫发作的脑瘫患儿,需要密切观察发作情况,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仅需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进行控制,同时注意药物可能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尤其是低龄儿童,要谨慎选择药物。
视觉、听觉障碍
视觉障碍:约有50%以上的脑瘫患儿伴有视力障碍,常见的有斜视、眼球震颤、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视野缺损等。这是由于大脑视觉中枢受损或眼部肌肉运动不协调等原因引起。例如,斜视会影响患儿的立体视觉,导致其在判断距离等方面出现困难。
听觉障碍:部分脑瘫患儿也会出现听力下降等听觉障碍。可能是由于听觉传导通路受损等原因导致。视觉和听觉障碍都会进一步影响脑瘫患儿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进行相应的视力和听力检查,并采取合适的矫正和康复措施,帮助患儿尽可能弥补感官方面的缺陷,促进其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