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不育原因多样,包括排卵障碍(内分泌因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卵巢病变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卵巢早衰)、输卵管因素(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功能障碍)、子宫因素(子宫畸形、子宫内膜病变)、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其他因素(生活方式、年龄、精神心理因素),各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影响生育。
一、排卵障碍
1.内分泌因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是常见原因。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生成素(FSH)比例失调,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研究表明,PCOS患者卵泡发育过程中存在颗粒细胞功能异常,导致卵泡不能正常成熟排卵,据统计,约70%的PCOS患者存在排卵障碍。
高泌乳素血症也会影响排卵,泌乳素由垂体分泌,当泌乳素水平升高时,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垂体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约10%-15%的垂体瘤患者会出现高泌乳素血症相关的排卵障碍。
2.卵巢病变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如特纳综合征(45,XO),患者卵巢发育不良,不能正常产生卵子。
卵巢早衰,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卵泡耗竭或被破坏,导致排卵停止。自身免疫因素是导致卵巢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约20%-30%的卵巢早衰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如抗卵巢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这些抗体攻击卵巢组织,引起卵巢功能衰退。另外,医源性因素,如盆腔手术、放疗、化疗等也可能损伤卵巢组织,导致排卵障碍。例如,卵巢部位的放疗会直接破坏卵巢内的卵泡,影响排卵。
二、输卵管因素
1.输卵管堵塞
输卵管炎症是导致输卵管堵塞的主要原因。盆腔炎性疾病可由性传播感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感染)或非性传播感染引起,炎症会引起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粘连,进而导致输卵管堵塞。据报道,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中约50%会出现输卵管堵塞的情况。
输卵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如输卵管过长、过细,输卵管肌层发育不良等,也会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导致卵子和精子不能正常相遇、运输,从而引起不孕。
2.输卵管功能障碍
输卵管蠕动功能异常会影响卵子和受精卵的运输。例如,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累及输卵管,导致输卵管蠕动节律异常或蠕动减弱。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会引起盆腔粘连,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据统计,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输卵管蠕动功能异常。
三、子宫因素
1.子宫畸形
常见的子宫畸形有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纵隔子宫是指子宫腔内有一纵隔将子宫分为两部分,这种畸形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双角子宫则是子宫外形呈双角状,宫腔也可能存在异常,从而影响受精卵的种植。例如,纵隔子宫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女性,据研究,纵隔子宫患者的流产率可高达50%-90%。
2.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炎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导致胚胎难以着床。子宫内膜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炎症会使子宫内膜出现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等改变,影响胚胎的种植环境。
子宫内膜息肉也会影响受孕,子宫内膜息肉会占据宫腔内的空间,干扰胚胎的着床,并且息肉组织可能释放炎性介质,影响子宫内膜的功能。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不孕发生率约为30%-40%。
宫腔粘连多因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清宫术等)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引起,宫腔粘连会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闭塞,影响胚胎着床。据统计,人工流产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概率约为10%-15%,严重的宫腔粘连患者受孕难度极大。
四、免疫因素
1.自身免疫性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的女性,抗体可攻击子宫内膜组织,影响胚胎的着床。抗子宫内膜抗体的产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次宫腔操作等有关。研究表明,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的女性不孕发生率较正常女性高2-3倍。
抗精子抗体也可能导致不孕,女性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后,抗体可凝集精子或抑制精子的活动力,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抗精子抗体的产生可能与精子接触女性免疫系统有关,如性交过频、生殖道炎症等情况都可能促使抗精子抗体的产生。
五、其他因素
1.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吸烟、酗酒会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降低卵巢功能;酗酒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影响排卵和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研究显示,吸烟女性的不孕概率比不吸烟女性高2-3倍,酗酒女性的生殖健康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也会影响生育。肥胖女性常存在内分泌紊乱,如高胰岛素血症、雄激素水平升高等,这些因素会干扰排卵功能;过度消瘦的女性可能存在营养不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从而引起不孕。一般认为,体重指数(BMI)在18.5-23.9之间较为适宜生育,BMI过低(<18.5)或过高(>28)都可能对生育产生不利影响。
2.年龄因素
女性的生育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35岁以后,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明显下降,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如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发生风险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子宫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使得胚胎着床的机会减少。据统计,25-29岁女性的受孕率约为20%-25%,而35岁以上女性的受孕率则下降到10%左右,40岁以上女性的受孕率更是低于5%。
3.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排卵障碍等生殖问题。例如,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的女性,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排卵异常。研究发现,精神压力较大的女性不孕发生率比精神压力较小的女性高约1.5-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