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关节疼痛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创伤性因素(如急性损伤的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慢性损伤的肌腱炎、骨关节炎、应力性骨折)、炎症性因素(感染性炎症的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非感染性炎症的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代谢性因素(骨质疏松、血色病)、其他因素(肿瘤性因素的原发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内分泌因素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
一、创伤性因素
(一)急性损伤
1.骨折:多因高能量外伤所致,如车祸、高处坠落等。不同部位的四肢关节骨折均可能引起疼痛,以受伤部位剧烈疼痛、肿胀、畸形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例如,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儿童,多有明确的外伤史,受伤后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对于成年人,股骨颈骨折常因行走不慎滑倒等引起,髋关节局部疼痛明显,患肢活动受限。
2.关节脱位:多由暴力作用引起,如肩关节脱位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受伤后肩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盂空虚,关节功能丧失。不同关节脱位有其特定的受伤机制及临床表现,如肘关节脱位多为后脱位,表现为肘部疼痛、肿胀,弹性固定于半屈曲位等。
3.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损伤。运动中突然的扭曲、拉伤等可导致,如跑步时不慎扭伤踝关节,可出现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常见的还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多发生于球类运动等,患者常感觉膝关节疼痛,尤其是在屈伸、旋转等动作时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弹响或交锁现象。
(二)慢性损伤
1.肌腱炎:长期反复的过度使用某一关节可引起肌腱炎,如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多见于网球、羽毛球运动员及长期从事肘关节活动的人群,是由于反复的伸腕动作导致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腱起点慢性损伤,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时疼痛加重,可放射至前臂。跟腱炎则常见于跑步、跳跃等运动较多的人群,跟腱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
2.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膝关节骨关节炎较为常见,与年龄增长、肥胖、劳损等因素有关。患者早期可出现膝关节隐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变为持续性,同时伴有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手指关节的骨关节炎也不少见,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有骨赘形成等。
3.应力性骨折:常见于长期、反复、轻微的外力积累导致,如长跑运动员易发生跖骨、胫腓骨等部位的应力性骨折,表现为相应部位逐渐加重的疼痛,开始时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发展,疼痛持续存在,局部可有轻度肿胀。
二、炎症性因素
(一)感染性炎症
1.化脓性关节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儿童、青少年多见。起病急骤,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发热,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同时可伴有全身发热、寒战等感染中毒症状。如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明显肿胀、疼痛,不敢活动。
2.结核性关节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起病缓慢,疼痛多为隐痛,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膝关节结核较为常见,早期可有膝关节疼痛、肿胀,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窦道形成等。髋关节结核也不少见,患儿可出现髋关节疼痛,不愿行走,行走时呈跛行,髋关节活动受限。
(二)非感染性炎症
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四肢小关节常受累,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晨僵现象较为突出,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且症状在活动后可稍有缓解。病情逐渐进展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如手指关节可出现梭形肿胀、尺侧偏斜等。
2.痛风性关节炎: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有关。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膝、踝、肘等四肢关节。急性发作时关节突然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或撕裂样,局部红肿热痛,疼痛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患者血尿酸水平通常升高,发作间歇期可无症状,但如不积极治疗,可反复发作并导致关节损伤。
三、代谢性因素
(一)骨质疏松
多见于老年人、绝经后女性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人群。骨质疏松可导致骨的强度下降,引起四肢关节疼痛,疼痛一般为全身性,以腰背部及四肢大关节疼痛较为常见,疼痛可在活动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骨折,如椎体压缩骨折、髋部骨折等,骨折后局部疼痛明显加剧。
(二)血色病
是一种铁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铁在体内过量沉积,可累及关节。患者可出现四肢关节疼痛,多见于手、腕、膝、踝等关节,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关节畸形等。同时患者可有皮肤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等表现。
四、其他因素
(一)肿瘤性因素
1.原发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如膝关节周围。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开始为间歇性隐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可伴有局部肿胀、肿块,皮温升高,静脉怒张等,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2.转移性骨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四肢关节部位的骨组织,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股骨、肱骨等部位。患者可出现转移部位的疼痛,疼痛逐渐加重,可伴有病理性骨折等情况。
(二)内分泌因素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影响骨代谢,患者可出现四肢关节疼痛、僵硬,活动不灵活,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无力等表现。同时患者常有畏寒、乏力、体重增加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全身表现。
2.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累及四肢关节时可引起关节疼痛。糖尿病性关节炎可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还可能出现夏科关节(神经性关节病),特点是关节无痛性破坏、畸形和不稳定,多见于足部关节,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关节失去保护机制而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