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是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的恶性肿瘤,有多种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临床表现有乳房肿块、外观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诊断靠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及辅助化疗、内分泌、靶向治疗,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早期诊断治疗可改善预后,建议定期筛查。
一、浸润性乳腺癌的定义
浸润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它是指癌细胞已突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向间质浸润的一种恶性肿瘤。正常情况下,乳腺的上皮细胞生长受到严格调控,而当发生癌变时,细胞的生长调控机制失常,癌细胞逐渐增殖并突破原本的组织界限,侵犯周围的间质组织。
二、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
1.组织学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浸润性乳腺癌的70%-80%。癌细胞呈巢状、片状或条索状排列,常伴有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多见。
浸润性小叶癌:约占浸润性乳腺癌的5%-10%。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或环形排列在正常导管周围。癌细胞较小,大小一致,核分裂象少见。
2.分子分型相关特征
Luminal型:包括LuminalA型和LuminalB型。LuminalA型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预后相对较好。LuminalB型ER、PR阳性,HER2可阳性或阴性,但Ki-67增殖指数较高或HER2阳性。
HER2过表达型: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过表达,ER、PR通常阴性,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高,以往预后较差,但随着抗HER2靶向药物的应用,预后有所改善。
基底样型:ER、PR、HER2均阴性,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特征,侵袭性强,复发转移风险高,预后相对较差。
三、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
多为患者首诊症状,肿块通常质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大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例如,患者自己可摸到乳房内有一个质地较硬的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
肿块的大小不一,小的肿块可能如花生米大小,大的肿块可占据乳房的大部分。
2.乳房外观改变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引起乳房皮肤的改变,如橘皮样改变,这是由于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导致皮肤水肿,而毛囊处皮肤相对凹陷,形成类似橘皮的外观。
还可能出现乳房皮肤溃疡、乳头凹陷或偏移等情况。当肿瘤侵犯乳房Cooper韧带时,可导致韧带缩短,引起乳头回缩。
3.腋窝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就诊时可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是因为癌细胞可通过淋巴道转移至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初期可推动,随着病情进展,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四、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在X线片上,浸润性乳腺癌常表现为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缘有毛刺,可伴有细小钙化灶,钙化灶多为针尖样、泥沙样等。
乳腺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层次结构,能发现1cm左右的肿块,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伴有后方回声衰减等。
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病变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尤其是对于多中心、多病灶的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在MRI上,浸润性乳腺癌多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的肿块,增强扫描时呈不均匀强化。
2.病理学检查
空心针穿刺活检:是常用的获取病理诊断的方法,通过空心针穿刺乳房肿块,取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子分型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手术切除活检:对于临床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的肿块,可通过手术将肿块完整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既能明确诊断,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手段。
五、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大多数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乳房和腋窝淋巴结。
保乳手术:对于部分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满足一定的适应证(如肿瘤大小、位置等)时可考虑保乳手术,即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术后需配合放疗。
2.辅助治疗
化疗: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分子分型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如蒽环类、紫杉类等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可杀灭全身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内分泌治疗:对于ER、PR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有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通过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刺激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
靶向治疗:对于HER2过表达型患者,可使用抗HER2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等,靶向作用于HER2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六、不同人群浸润性乳腺癌的特点及应对
1.年轻女性
年轻女性患浸润性乳腺癌时,可能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肿瘤生长相对较快,生物学行为可能更具侵袭性。在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育需求等因素。例如,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年轻患者,在选择化疗方案时要尽量选择对生育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或者在化疗前进行生育力保存等相关咨询。
2.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更加注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例如,在选择化疗方案时,要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心功能等情况,避免使用对患者基础疾病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对手术创伤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相对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
3.男性
男性患浸润性乳腺癌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病,由于男性乳腺组织少,肿瘤更容易侵犯胸壁等组织。在诊断时可能容易被忽视,常发现较晚。治疗上基本遵循女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但需要根据男性的生理特点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在手术时要考虑到男性乳房的外观等因素。
浸润性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男性也可发病但较少见)健康的恶性肿瘤,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早期发现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和乳腺筛查,如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筛查等;男性若发现乳房异常肿块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