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有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物理性等类型,诊断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可通过保持清洁保湿、避过敏原、防晒预防,不同人群如儿童、老人、特殊职业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
一、皮肤病的定义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及其附属器官上的疾病。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具有保护身体、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多种功能,当皮肤及附属器官的结构、功能发生异常变化时,就可能引发皮肤病。
二、皮肤病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1.感染性皮肤病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儿童,好发于面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丘疹、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易破溃结痂。科学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导致皮肤组织的炎症反应。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例如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多引起口唇周围的疱疹,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复发,临床表现为簇集性小水疱,有烧灼感或刺痛感。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像体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多见于成人,好发于面、颈、躯干等部位,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的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中央趋于消退,有瘙痒感。皮肤癣菌能产生角蛋白酶,分解角质蛋白,从而在皮肤表面定植和繁殖。
2.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例如接触油漆后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严重时可出现肿胀、渗出,去除接触物后经适当处理可逐渐好转。其发病机制是机体对接触物发生了Ⅳ型超敏反应等免疫反应。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急性湿疹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丘疹、水疱,有渗出倾向;慢性湿疹则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湿疹的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往往具有过敏体质,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刺激原(如肥皂、洗涤剂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
3.物理性皮肤病
日光性皮炎:是皮肤接受过度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急性炎症反应。多见于皮肤白皙、对紫外线敏感的人,在暴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暴露部位出现红斑、水肿,严重者可出现水疱,伴有疼痛或瘙痒。紫外线可损伤皮肤细胞,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皮肤的炎症反应。
痱子: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汗液不易蒸发,使汗腺导管堵塞、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多见于儿童,好发于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表现为密集分布的小丘疹、水疱,有瘙痒、刺痛或灼热感。高温环境下汗液分泌增加,若汗液排出不畅就会引发痱子。
三、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特点(如皮疹的形态、颜色、分布、瘙痒程度等)、既往病史、家族史、用药史以及可能的接触史等。例如对于湿疹患者,了解其是否有过敏物质接触史、是否有家族过敏疾病史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
2.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皮肤损害,观察皮疹的具体情况,包括皮疹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情况(如是否有鳞屑、渗出、结痂等)、分布部位等。例如体癣的环形红斑边缘的丘疹、水疱等特征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实验室检查
真菌学检查:对于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可采取皮损处的鳞屑、水疱液等进行镜检或培养,以确定是否有真菌存在及真菌的种类。如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可确诊为真菌感染。
过敏原检测: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通过斑贴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查找过敏原。斑贴试验是将可疑过敏原贴敷于皮肤表面,观察皮肤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对该物质过敏。
四、皮肤病的预防措施
1.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皮肤,但要避免过度清洁,尤其是使用强碱性的肥皂,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对于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更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温和清洁产品,每天适当清洁即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
2.注意皮肤保湿
使用合适的保湿护肤品,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或环境中。干燥的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保湿可以维持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例如,冬季空气干燥,应加强皮肤的保湿,可选择含有甘油、凡士林等成分的保湿霜。对于婴幼儿,其皮肤角质层薄,更需要注意保湿,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保湿产品。
3.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已知过敏的物质,尽量避免接触。如对某些金属过敏的人,应避免佩戴含有该金属的饰品;对花粉过敏的人,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外出时佩戴口罩等。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自身接触的物质与过敏症状的关系,及时规避过敏原。
4.注意防晒
外出时采取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穿长袖衣物等。尤其是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人群,如户外工作者等,更要重视防晒。不同人群对紫外线的耐受程度不同,例如儿童的皮肤更脆弱,对紫外线的防护要更加严格,选择儿童专用的防晒霜,且要注意每隔一段时间补涂。
五、不同人群皮肤病的特点及应对
1.儿童皮肤病
儿童常见的皮肤病有湿疹、痱子、脓疱疮等。儿童皮肤薄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例如儿童湿疹,由于儿童往往有过敏体质,且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在护理上要更加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接触过敏原,衣物选择宽松、棉质的,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对于脓疱疮,具有传染性,要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及时清洁患儿的皮肤损害部位,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抗生素药物。
2.老年人皮肤病
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有老年性瘙痒症、脂溢性角化病等。老年人皮肤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瘙痒等症状。老年性瘙痒症患者要注意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脂溢性角化病一般是良性病变,但要注意观察其变化,如有突然增大、破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老年人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皮肤修复能力减弱,在治疗皮肤病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治疗方法。
3.特殊职业人群皮肤病
如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人群,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要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定,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手套等,减少化学物质与皮肤的接触。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洁皮肤,避免化学物质在皮肤上残留。如果发生皮肤损害,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说明职业接触史,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