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与子宫肌瘤在定义本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卵巢肿瘤有良恶性之分,良性多手术治疗,恶性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有随访观察、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不同人群治疗需考虑各自特点。
一、定义与本质
卵巢肿瘤:是指发生于卵巢上的肿瘤,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之分,其组织学类型繁多,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间质、生殖细胞、特异性间质等不同组织。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二、发病部位
卵巢肿瘤:病变部位在卵巢,卵巢是位于盆腔内的成对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
子宫肌瘤:病变部位在子宫,子宫是位于盆腔中央的空腔器官,是孕育胎儿的场所。
三、临床表现差异
卵巢肿瘤
良性卵巢肿瘤:早期常无症状,肿瘤增大时可感腹胀或腹部扪及肿块。若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可出现尿频、便秘等症状。
恶性卵巢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腹胀、腹部肿块、腹腔积液等,可伴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还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内分泌症状(若肿瘤分泌性激素)。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卵巢肿瘤可能有特定表现,如生殖细胞肿瘤中的内胚窦瘤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绒毛膜癌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
子宫肌瘤
症状与肌瘤部位、大小和有无变性相关,而与肌瘤数目关系不大。
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下腹包块: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从腹部触及。
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悬吊于阴道内的黏膜下肌瘤,其表面易感染、坏死,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压迫症状: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可引起便秘等症状;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使上泌尿路受阻,形成输尿管扩张甚至肾盂积水。
其他:包括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经期症状加重。肌瘤红色样变时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肿瘤局部压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子宫黏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腹痛。
四、辅助检查区别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能检测卵巢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可区分囊性或实性肿瘤、子宫或附件包块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还能测定肿瘤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25(卵巢上皮性癌时升高)、AFP(内胚窦瘤升高)、hCG(原发性卵巢绒癌升高)、雌激素(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升高)、睾酮(睾丸母细胞瘤升高)等,对卵巢肿瘤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盆腔、腹腔情况,并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明确诊断及分期。
子宫肌瘤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能显示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有变性提供参考,又可与卵巢肿瘤等鉴别。
磁共振成像(MRI):一般情况下,超声检查已能明确诊断子宫肌瘤,MRI不是诊断子宫肌瘤的常规方法,但若需鉴别诊断子宫肉瘤等其他子宫病变时可选用MRI,MRI能更清楚地显示子宫肌瘤的数目、大小和部位等。
五、治疗原则不同
卵巢肿瘤
良性卵巢肿瘤: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对侧卵巢情况决定手术范围,年轻患者可行患侧卵巢肿瘤剔除术或卵巢切除术,保留对侧正常卵巢;绝经后妇女可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恶性卵巢肿瘤: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加用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术起关键作用,尤其是首次手术更重要,一经疑为恶性肿瘤,应尽早剖腹探查。根据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手术范围,对于早期恶性肿瘤(Ⅰ、Ⅱ期),行全面分期手术;对晚期恶性肿瘤(Ⅲ、Ⅳ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及转移灶,使肿瘤残余灶直径小于1cm。术后辅以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铂类(如顺铂、卡铂)联合紫杉醇等。
子宫肌瘤
随访观察:适用于无症状的肌瘤,尤其是近绝经期妇女。每3-6个月随访一次,若出现症状可考虑进一步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常用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可抑制垂体-卵巢轴,降低雌激素水平,缓解症状并抑制肌瘤生长使其萎缩,但停药后肌瘤可逐渐增大,用药一般不超过6个月,长期使用可引起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米非司酮可拮抗孕激素,也可作为术前用药或提前绝经使用,但不宜长期使用。
手术治疗:适用于月经过多致继发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严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转引起的急性腹痛;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能确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复流产的唯一原因者;肌瘤生长较快,怀疑有恶变者。手术方式有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或经腹腔镜下切除肌瘤;子宫切除术适用于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妇女一般选择全子宫切除。
六、特殊人群情况
卵巢肿瘤
育龄女性:若为良性卵巢肿瘤,有生育要求时尽量保留生育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若为恶性卵巢肿瘤,需综合考虑患者生育愿望,在不影响预后的前提下,可尝试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风险。
老年女性:对于老年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手术需谨慎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考虑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化疗方案的选择也需兼顾患者肝肾功能等情况,尽量减少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子宫肌瘤
育龄女性: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考虑对生育的影响,肌瘤切除术可能会影响子宫肌层的完整性,增加妊娠后期子宫破裂的风险,需在妊娠前或妊娠中密切监测;对于无生育要求但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选择,但需注意药物对内分泌的影响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子宫肌瘤一般会逐渐萎缩,若肌瘤无明显症状通常采取随访观察,但需警惕肌瘤恶变的可能,若出现肌瘤增大、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需进一步检查排除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