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是病程超3个月的小儿支气管炎症,病因包括感染、解剖生理、过敏及其他环境营养因素,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喘息等,诊断需符合症状且排除其他疾病,治疗分发作期控制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及缓解期增强抵抗力、避免诱因、中医治疗,可通过增强体质、避免感染、避免过敏、改善环境来预防。
一、定义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小儿反复发生的支气管炎症,病程持续超过3个月。多发生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常见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可损伤支气管黏膜,降低局部抵抗力,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会引起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变,使支气管的防御功能减弱。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在病毒感染损伤支气管黏膜的基础上,细菌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导致慢性炎症持续存在。
2.解剖和生理因素
小儿的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黏液分泌较少,纤毛运动较差,肺组织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这些解剖和生理特点使得小儿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不易恢复,容易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比如,狭窄的管腔不利于痰液的排出,从而加重炎症反应。
3.过敏因素
部分小儿可能存在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引起支气管的过敏反应,导致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长期反复的过敏反应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例如,对花粉过敏的小儿,在花粉季节接触花粉后,会出现咳嗽、喘息等支气管炎症表现,若反复接触,炎症持续不愈就可能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
4.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烟雾、粉尘、化学气体等,会刺激小儿的支气管黏膜,损伤呼吸道上皮,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增加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风险。例如,生活在工业污染地区的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营养因素: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等营养素时,会影响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和修复功能,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比如,维生素A缺乏会使呼吸道黏膜的鳞状上皮化生,削弱黏膜的防御能力。
三、临床表现
1.咳嗽
长期、反复的咳嗽是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咳嗽一般以晨起和夜间较为明显,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痰液。例如,有些小儿每天晨起都会出现咳嗽,持续时间较长。
2.咳痰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痰液可变为黄色脓性痰。痰液的量和性质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病情加重时痰液量可能增多。
3.喘息
部分患儿可出现喘息症状,听诊时可闻及哮鸣音。喘息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儿仅在活动后出现轻微喘息,有的患儿则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4.其他表现
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的患儿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这与长期慢性炎症导致机体消耗增加、营养摄入相对不足等有关。同时,可能会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四、诊断标准
1.症状特点:持续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时间持续超过3个月。
2.排除其他疾病:需要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可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鉴别。例如,支气管哮喘多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其气道具有高反应性,通过肺功能检查等可进行鉴别;支气管扩张常有反复的咳嗽、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胸部高分辨CT可发现支气管扩张的改变;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痰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胸部X线或CT可见结核病灶。
五、治疗原则
1.急性发作期治疗
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考虑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止咳祛痰: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以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咳嗽症状。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平喘:对于有喘息症状的患儿,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喘息症状。沙丁胺醇是一种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患者的支气管痉挛。
2.缓解期治疗
增强机体抵抗力:让患儿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对于营养不良的患儿,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给予营养补充剂。
避免诱发因素: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刺激性气体等诱发因素。对于过敏体质的患儿,应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对于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患儿,应改善居住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的影响。
中医中药治疗:一些中医中药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缓解期治疗有一定作用,如使用一些具有健脾、补肺、益肾作用的中药,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但中药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六、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
鼓励小儿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活动、跑步、游泳等,根据小儿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小儿的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例如,每天保证小儿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玩耍、散步等。
合理安排小儿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尤其是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它对呼吸道黏膜的健康非常重要。
2.避免感染
注意小儿的个人卫生,教育小儿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小儿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如果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机会。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通风15-30分钟。
3.避免过敏因素
对于已知过敏体质的小儿,要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例如,对尘螨过敏的小儿,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使用防螨床垫和枕头;对花粉过敏的小儿,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间段。
4.改善环境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减少灰尘、烟雾、化学气体等的污染。定期打扫房间,擦拭家具,减少室内灰尘的积聚。家中尽量不吸烟,避免小儿接触二手烟。如果居住环境附近有工业污染等,可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