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急性心肌炎是心肌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可由感染性(如病毒、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过敏、中毒)因素导致,病理生理表现为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临床表现有前驱症状和心脏相关症状及体征,诊断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并发症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少数预后不良,可通过预防感染、合理用药、定期体检来预防。

一、定义

急性心肌炎是心肌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炎症病变。可由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感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其中病毒性心肌炎较为常见,而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过敏、中毒等。

二、病因

感染性病因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B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是常见的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体。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也可通过免疫反应间接导致心肌损伤。例如,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后,病毒在心肌细胞内复制,引起心肌细胞的炎症、坏死等病理改变。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感染相关病毒,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病毒后发生病毒性心肌炎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细菌感染:白喉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心肌炎,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可导致心肌损伤。

非感染性病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心肌,引发炎症反应。这类疾病好发于特定年龄段和性别,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女性,不同年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都可能出现心肌受累的情况。

药物过敏: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青霉素等)、抗癫痫药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进而导致心肌炎症。不同药物过敏的发生与个体的药物代谢和过敏体质有关,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药物过敏引发心肌炎。

中毒:如酒精中毒、某些重金属(如铅、汞)中毒等可损伤心肌,导致心肌炎症。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发生酒精性心肌病(属于心肌炎的一种类型)的风险增加,不同年龄饮酒量不同的人群风险有差异,男性相对女性可能因饮酒习惯等因素在某些情况下风险更高。

三、病理生理

心肌炎症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病变可累及心肌间质和心肌细胞,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例如,心肌细胞受损后,心肌的收缩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进而引起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等心力衰竭的表现;炎症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可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四、临床表现

症状

前驱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类似“流感”样症状)、肌肉酸痛,小儿可能表现为拒食、烦躁等。

心脏相关症状:患者可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异常;重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例如,严重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不能平卧、尿量减少等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

体征

心率和心律异常: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听诊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

心脏扩大:病情较重者可有心界扩大。

心力衰竭体征:如肺部湿啰音、肝大、下肢水肿等。

五、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的前驱感染史、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特点等,结合体格检查发现的心脏相关体征,初步怀疑心肌炎。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感染性病因时);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或cTnT)升高,提示心肌损伤;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可升高。

病原学检查:可通过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体检测等查找病原体,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柯萨奇病毒等抗体滴度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有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

心电图检查:常见ST-T改变,如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还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肌的运动情况、心室腔大小、心脏射血分数等,有助于评估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是否存在心脏扩大等情况。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心肌炎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发现心肌水肿、坏死等病变。

六、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劳累,一般休息时间根据病情轻重而定,轻者可能需要休息数周,重者可能需要休息数月,以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修复。儿童患者由于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家长监督保证充足休息。

吸氧:对于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状况。

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果是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辅酶Q10等,可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促进心肌修复。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出现室性早搏可选用美西律等,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可根据情况选用阿托品等药物,但需谨慎使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对于重症急性心肌炎患者,如出现严重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糖皮质激素可能有一些不良反应,如感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等。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利弊。

并发症的治疗: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如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需要进行抗休克治疗,如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七、预后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急性心肌炎患者可以痊愈,心肌功能恢复正常,不遗留后遗症。儿童患者在及时治疗后恢复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也需要密切随访观察。

少数患者预后不良: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等慢性心肌疾病,或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影响预后,例如重症急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八、预防

预防感染

增强体质: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病毒、细菌等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儿童可通过户外游戏等方式增强体质,成年人可选择有氧运动等。

避免接触感染源:在病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对于细菌感染的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等。

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使用可能引起心肌损伤的药物时要谨慎,如必须使用,应密切监测心脏情况。特别是儿童用药,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定期体检: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肌病变并及时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对于症状发生时间没有超过3个月的称为急性心肌炎。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肌炎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造成心肌炎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病因造成的心肌炎采取治疗措施也不同。如果病人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心肌炎,病人在疾病早期需要严格卧床休息,同时也需要遵医嘱口服营养心肌细胞的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还伴随严重心律失常的症状,还需口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缓解。如果病人心肌炎症状持续性加重,一定要及早住院治疗。对于并发急
心肌炎心电图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炎心电图表现包括以下几种:1,传导阻滞,心肌炎的病人常常会表现出2度或者3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有的也会表现出心室内的阻滞。3,ST段下移,T波低平或者T波倒置。这种ST—T改变的心电图是心肌炎最多见的改变。3,QRS波群低电压,或者表现出异常的q波。4,QT间期延长。5,频发的室性早搏或者房性早搏
病毒性心肌炎很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病毒性心肌炎有的很轻微,也有的非常严重。轻症的心肌炎临床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甚至有时都不知道之前得过心肌炎。而重症暴发型心肌炎,可以直接发作急性左心衰或者心源性休克,死亡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病因就是因为普通的感冒以后导致的心肌炎。
怎么判断感冒后心肌炎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对感冒后心肌炎的判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心肌炎病人一般在发病前一周左右表现出感冒症状,可有打喷嚏、流鼻涕、发热等表现,病人感冒后表现出乏力、多汗、心慌、气短、心前区闷痛等表现,应作心肌酶谱、心电图、x线等检查。如发生心肌炎,可应用抗病毒药物及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心肌炎可以过性生活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正常对于一些心肌炎的病人来说,是不提倡做过于剧烈的运动的,因为心肌炎病人最主要出现来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而且常常伴有着气短乏力等表现,在心肌炎病人过性生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对心肌炎病人导致一定的病情加重的影响,因此不提倡心肌炎病人过性生活,但也不必太过担心心肌炎疾病是可以被完全治愈的,在治愈之后一
病毒性心肌炎是不是严重的问题?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是病毒性的话一般治疗是比较困难的,这对身体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如果不去治疗或者干预,有些的病人可能会有症状消失的情况,但也有在两年到三年会有发生心脏早搏,心肌瘢痕的后遗症。这类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就会有顽固性的心律失常症状发生,对心脏有一定的伤害会造成各种心脏上的疾病。
慢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如果慢性心肌炎患者经过检查仍然有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如果经过检查已经没有病毒感染,则可以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如辅酶Q10、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等;也可以视情况合并使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另外,如果患者出现心衰,可以使用利尿与强心的药物治疗,如螺内酯和地高辛等。治疗期间应该注
心肌炎对怀孕有影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炎对怀孕可能有影响。轻症心肌炎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是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发展快,可以引起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可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猝死。心肌炎一旦确诊就应该尽快治疗,女性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怀孕,如果没有治愈就怀孕,可能会影响胎儿,引起早产或者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心
怎么判断自己得了心肌炎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患者可以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以及病理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心肌炎。心肌炎患者首先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肠道感染等病史,在受到病毒感染后的三周后,患者会出现四肢乏力、心悸、胸闷、气短、头晕、胸痛等不适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下肢水肿等症状。其次,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会发现心律失常、心电图ST
病毒性心肌炎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造成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有5%病人发生心肌炎,也可散在发病。临床表现轻重不同。根据典型的前驱感染病史;相应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超声心动显示的心肌损伤证据考虑该诊断,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活检。现阶段无
什么是急性心肌炎
孙国举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如果病人患了心肌炎,在三个月以内称为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病人的症状比较明显,会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乏力等。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往往有异常,会看到心跳快、心律失常、ST段有变化,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化验血的时候,发现心肌酶升高。所以,病人如果有病毒感染病史,伴随心慌、胸闷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异常,则提示有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
急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孙国举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第一、休息,如果患者是典型心肌炎,需要休息三个月左右。第二、药物治疗,在心肌炎治疗里不是特别重要,如果没有进行适当药物治疗,病程可能会延长或者发烧迁延。急性心肌炎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生素、营养心肌药物,比如辅酶Q10、曲美他嗪,部分患者需要应用增加免疫药物,比如黄芪、干扰素。病毒心肌炎严重时,可能会出
什么是急性心肌炎
范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是指正常情况下,患者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喘憋等心脏症状。通过临床询问病史,发现在2~3周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是肠道感染。同时在心电图上发现心脏受损,ST-T改变或者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通过心肌酶检测,发现心肌损伤。最主要的是在病毒学检测中发现病毒,尤其是心肌检测到病毒,即可确诊为急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乏力、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头晕等,症状可能会在一到三天之内最明显。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左心功能衰竭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部分患者会感到早搏、心律不齐,还会出现憋气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就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心肌炎吃什么食物调理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炎和普通炎症感染饮食没有区别,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清淡、高蛋白食物为主,比如虾。避免少吃高脂、高糖分饮食,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肠道通畅。心肌炎是一种炎症,病情较轻心肌炎患者中没有特别食疗的食物,只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即可。
心肌炎能根治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炎能否根治取决于病变广泛程度与部位,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但是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或猝死,多数患者在发病前一到三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和肌肉酸痛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没有特异性治疗应该针对左心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为主,针对左心功能不全程度确定治疗方案,患者应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心力衰竭,病毒感染期以后会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