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的原因包括生殖系统先天性异常(如隐睾、先天性无睾丸、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等)、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甲状腺疾病等)、感染因素(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睾丸炎、抗精子抗体阳性等)、精索静脉曲张、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理化因素、生活方式等)及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等),不同原因影响男性生殖功能的机制和表现各异,部分可通过相应检查诊断并采取治疗或防护措施。
一、生殖系统先天性异常
1.睾丸异常
隐睾: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睾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阴囊,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因为阴囊内的温度比腹腔内低,是精子正常发育的适宜温度,隐睾处于相对高温环境,会阻碍精子的产生。从年龄因素来看,若儿童时期发现隐睾,应尽早干预治疗,如在1岁-2岁时考虑手术治疗,以降低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先天性无睾丸:极为罕见的情况,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原始组织未发育形成,导致无法产生精子。
2.输精管道异常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较为常见,这会使精子无法正常排出,导致男性不育。其发生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泌尿生殖系统的发育异常有关,可能与遗传因素等有关,若家族中有相关遗传病史,需引起重视。
二、内分泌因素
1.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
促性腺激素缺乏: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它们共同调节睾丸的生精功能和雄激素的分泌。如果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导致GnRH、FSH或LH分泌不足,会影响睾丸生精及雄激素产生,从而引起男性不育。例如垂体瘤可能会压迫垂体,影响其正常分泌功能,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垂体瘤,若为成年人发现垂体瘤,需根据肿瘤性质、大小等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如手术、药物等治疗方式来恢复垂体正常功能。
高泌乳素血症: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会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进而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性腺功能减退,出现少精、无精等情况。多种因素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如垂体泌乳素瘤、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等),不同年龄人群因接触药物等情况不同,发生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有所差异,对于因药物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可考虑调整药物。
2.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影响男性生殖功能。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干扰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正常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也会导致性腺功能减退,影响精子的生成和质量。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不同,成年人相对更易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患病后需积极治疗甲状腺疾病以恢复内分泌平衡,从而改善生殖功能。
三、感染因素
1.附睾炎
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附睾炎可导致附睾管堵塞,影响精子的运输和成熟。附睾炎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性生活不规律、不注意生殖系统卫生等可能增加附睾炎的发生风险。例如性生活频繁、不注重外生殖器清洁的中青年男性,若出现阴囊部位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附睾炎,早期治疗有助于减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2.前列腺炎
细菌性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都可能影响精液的质量和精子的活力。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液的成分发生改变,影响精子的生存环境。各年龄段男性都可能患前列腺炎,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酗酒、熬夜等是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对于久坐的办公室男性等人群,应注意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以降低前列腺炎的发生风险,进而保护生育功能。
3.精囊炎
精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精囊炎会导致精液中含有细菌毒素、炎性分泌物等,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精囊炎也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与生殖系统的细菌逆行感染等有关,如不注意尿道卫生,细菌可经尿道逆行感染精囊,引发精囊炎。
四、免疫因素
1.自身免疫性睾丸炎
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自身睾丸组织的抗体,破坏睾丸的生精组织,导致精子生成障碍。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睾丸组织损伤,使自身抗原暴露,从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各年龄段男性都可能发生,一旦发现自身免疫相关的生殖系统异常,需及时进行免疫相关检查和治疗。
2.抗精子抗体阳性
男性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这些抗体可与精子结合,影响精子的活力、运动能力及受精能力。抗精子抗体阳性可能与生殖系统的炎症、损伤等有关,如附睾炎、睾丸炎等疾病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不同年龄男性因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不同,抗精子抗体阳性的发生概率有所差异,若发现抗精子抗体阳性,需进一步排查相关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五、精索静脉曲张
1.发病机制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其发生会导致阴囊内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同时,静脉回流受阻,睾丸局部代谢产物积聚,也会损害睾丸的生精组织。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这与该年龄段男性性活动频繁,阴囊局部血流旺盛等因素有关。对于青壮年男性,若出现阴囊坠胀、疼痛等不适,应考虑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能,可通过超声等检查进行诊断,轻度精索静脉曲张可通过穿紧身内裤等方式缓解,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六、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
1.理化因素
高温环境: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如长时间泡温泉、洗桑拿等,会使阴囊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的生成。对于经常需要处于高温环境工作的男性,如冶炼工人等,应采取防护措施,降低阴囊局部温度,以保护生精功能。
辐射:长期接触辐射,如放射性物质、X线等,可损害生殖细胞,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需严格遵守防护规定,佩戴防护装备,减少辐射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杀虫剂、油漆、橡胶制品中的化学物质等,可能影响男性的生殖功能。从事相关行业的男性,在工作中应做好防护,避免不必要的化学物质接触。
2.生活方式
吸烟:吸烟会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形态,降低精子的质量。吸烟产生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生殖系统,无论是年轻还是中老年男性,吸烟都会对生育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戒烟有助于改善生殖功能。
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抑制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雄激素水平降低。男性应避免过量饮酒,保持适度饮酒或戒酒,以维护正常的生殖功能。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男性,身体代谢功能可能下降,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生殖功能,各年龄段男性都应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
七、染色体异常
1.常见染色体异常类型
如克氏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7,XXY,表现为睾丸小、阴茎发育不良等,生精功能严重障碍,几乎无生育能力。染色体异常多为先天性因素,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形成,目前对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男性不育,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但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等尝试帮助受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