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可从影像学和病理两方面分类。影像学分类中,乳腺X线摄影有BI-RADS0-6类,分别对应不同评估和处理建议;乳腺超声有TI-RADS1-6类,也有相应不同意义及处理要求。病理分类中,良性结节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腺病等;恶性结节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原位癌等。
一、影像学分类
(一)乳腺X线摄影分类
1.BI-RADS0类
意义: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例如,当乳腺X线摄影发现异常,但不能全面评价病变时,就属于BI-RADS0类。对于不同年龄、乳腺密度不同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年轻女性乳腺组织相对致密,可能需要结合超声等检查来明确病变性质;对于有乳腺病史的人群,也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来准确判断当前乳腺结节情况。
2.BI-RADS1类
意义:阴性结果,正常乳腺。此类人群患乳腺恶性病变的风险极低,一般建议每年进行常规乳腺检查即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属于此分类,对于年龄较大且乳腺组织已经相对稳定的人群,同样适用该分类的随访建议。
3.BI-RADS2类
意义:良性病变,基本可以排除恶性。常见的如乳腺纤维瘤等良性结节。对于这类人群,一般可以适当延长随访间隔,比如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检查。不同年龄的人群,纤维瘤等良性病变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年轻女性相对更易出现纤维瘤,随访时需要关注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
4.BI-RADS3类
意义:可能良性病变,恶性概率<2%。需要短期随访观察,一般建议3-6个月复查乳腺X线摄影等检查。对于有家族乳腺病史的人群,即使结节属于BI-RADS3类,也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随访情况,因为有家族史的人群患恶性病变的风险相对较高。
5.BI-RADS4类
意义:可疑恶性,又分为4A、4B、4C。
4A类:恶性概率2%-10%。需要考虑活检。对于年龄较大、乳腺有异常表现的人群,更要谨慎对待4A类结节,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
4B类:恶性概率10%-50%。需要积极考虑活检等明确诊断的措施。不同性别在该分类下的处理可能类似,但女性相对男性患乳腺疾病的概率更高,所以女性更需要重视此类结节的评估。
4C类:恶性概率50%-95%。高度怀疑恶性,应尽快采取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措施。对于有乳腺相关症状且结节属于4C类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6.BI-RADS5类
意义:高度提示恶性,恶性概率≥95%。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对于此类结节,无论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都需要尽快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因为恶性可能性非常高。
7.BI-RADS6类
意义:已经病理证实为恶性的病变,准备采取手术等治疗措施。对于这类人群,需要根据病理结果等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自身的耐受性等因素。
(二)乳腺超声分类
1.TI-RADS1类
意义:正常乳腺组织,无结节或无异常回声。一般人群每年进行超声检查即可,对于有乳腺健康意识较强的人群,也可遵循此随访建议。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乳腺超声一般多为正常表现,而成人也可能出现TI-RADS1类情况。
2.TI-RADS2类
意义:良性结节,如乳腺囊肿等。对于乳腺囊肿这类良性结节,一般可以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对于有乳腺囊性增生等情况的人群,出现此类结节时,需要关注乳腺囊性增生的变化以及囊肿的情况。
3.TI-RADS3类
意义:可能良性结节,恶性概率<2%。建议3-6个月复查超声。对于有乳腺良性病变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有过纤维瘤等,出现TI-RADS3类结节时,需要密切随访,因为有过良性病变的人群再次出现结节时需要警惕恶变可能。
4.TI-RADS4类
意义:可疑恶性,分为4A、4B、4C。
4A类:恶性概率2%-10%。需要考虑进一步检查,如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对于年龄较大、乳腺超声表现有可疑恶性征象的人群,更要及时进行活检明确性质。
4B类:恶性概率10%-50%。需要积极考虑活检等明确诊断。不同性别在该分类下的处理类似,但女性更需重视乳腺相关检查。
4C类:恶性概率50%-95%。高度怀疑恶性,应尽快进行活检等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对于有乳腺不适症状且结节属于4C类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尽快就医。
5.TI-RADS5类
意义:高度提示恶性,恶性概率≥95%。需要尽快采取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措施。对于此类结节,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等相关治疗,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自身的身体条件,如是否有基础疾病等。
6.TI-RADS6类
意义:已经病理证实为恶性的乳腺结节,需要根据病理结果等制定治疗方案。对于这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等多种因素。
二、病理分类
(一)良性结节病理分类
1.乳腺纤维腺瘤
病理表现: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好。其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有关,不同年龄的青年女性都可能患乳腺纤维腺瘤,青春期女性如果出现雌激素水平波动等情况,也可能引发该疾病。
2.乳腺囊肿
病理表现:乳腺导管扩张形成的囊性结构,囊内含有液体。可分为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等。单纯囊肿多见于中年女性,与乳腺导管的退行性变等有关;积乳囊肿多见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由于乳汁淤积在乳腺导管内形成囊肿。
3.乳腺腺病
病理表现:乳腺组织的增生性病变,包括小叶增生、腺病等。与内分泌失调有关,育龄女性由于内分泌波动较大,更容易出现乳腺腺病,不同年龄段的育龄女性都可能受到影响,如年轻育龄女性可能因月经周期等因素导致乳腺腺病的发生。
(二)恶性结节病理分类
1.浸润性导管癌
病理表现: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癌细胞突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年轻女性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的女性,其身体的内分泌等状况不同,中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增加患浸润性导管癌的风险,而年轻女性如果有家族遗传等因素,也可能患该疾病。
2.浸润性小叶癌
病理表现: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或环形排列在正常导管周围。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可能与浸润性导管癌有所不同,但同样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乳腺癌类型。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可能患浸润性小叶癌,对于有乳腺相关症状且怀疑有该疾病的女性,需要进行准确的病理诊断来明确。
3.导管内原位癌
病理表现: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虽然属于原位癌,但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可能。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可能发生导管内原位癌,年轻女性如果有乳腺导管的异常增生等情况,也可能出现该病理类型的结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