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外痔是外痔的一种常见类型,多由肛周皮下静脉丛破裂,血液淤积形成血栓引起。

常因排便用力过猛、久坐久站、剧烈运动、便秘或腹泻等因素诱发,发病较急,患者通常突然感到肛门边缘出现肿块,伴有明显疼痛,疼痛在发病初期最为剧烈,随后可能逐渐缓解,肿块质地较硬,触碰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肿块表面可出现红肿。血栓性外痔一般不会发生感染,若血栓较小,通过休息、温水坐浴、局部涂抹痔疮膏等保守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在1-2周内血栓可逐渐吸收,症状缓解;若血栓较大、疼痛剧烈或保守治疗无效,需通过手术切开取出血栓,快速缓解症状。
若出现肛门边缘突然肿块、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