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

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属于正常生理情况,一般没有危险,是心脏的自然生理保护,通常无需治疗。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则可能由多种疾病导致,如心肌缺血、窦房结功能减低、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瓣膜病、心内膜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衰、心肌梗死等。
此外,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药物作用也可能导致心率减慢。如果因心率过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症状,如头晕、黑蒙、乏力甚至晕厥等,则比较严重,需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长期还应考虑安装心脏起搏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