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子宫后5月阴道出血的原因包括阴道残端病变、残端感染、残端癌变、子宫内膜异位症残留等。

1.阴道残端病变
残端息肉发生率约2%~5%,因缝线刺激或慢性炎症导致局部组织增生,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妇科检查后),鲜红色血液,量可多可少,需通过阴道镜活检确诊。
2.残端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或盆腔炎性疾病累及阴道残端时,可出现脓性分泌物伴血丝,患者常伴下腹坠痛、发热(体温>37.5℃),白细胞计数>10×10/L,C反应蛋白>10mg/L。
3.残端癌变
极罕见(<0.1%),但需警惕,表现为持续性不规则出血,伴恶臭分泌物,病理检查可见异型细胞。
4.子宫内膜异位症残留
若术前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可能因病灶残留导致周期性出血,表现为与月经周期同步的腹痛及阴道出血,CA125水平可轻度升高,磁共振成像(MRI)可见残端周围高信号影。
此外,长期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阿司匹林)或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的患者,术后出血风险增加3~5倍,表现为自发性出血,凝血酶原时间(PT)>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5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