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湿病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1.药物治疗
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关节疼痛及炎症反应。需注意胃肠道出血风险,尤其合并消化性溃疡病史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仅用于严重关节肿胀或系统性症状患者,如泼尼松短期使用可快速控制炎症,但长期应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需严格评估适应证。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适用于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的产后风湿患者,需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局部冷敷可减轻肿胀,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建议温度控制在40~45℃,避免烫伤。低频脉冲电疗通过刺激肌肉收缩改善局部代谢,每日1次,每次20分钟,需避开皮肤破损处。
3.康复训练
针对受累关节进行被动/主动运动,如腕关节屈伸、膝关节旋转,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避免过度负荷。采用等长收缩训练(如静力性握拳)增强肌肉力量,每周3次,每次3组,每组持续10秒。
平时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减少红肉及高糖食品摄入,保持BMI在18.5~23.9kg/m2。认知行为疗法(CBT)可缓解焦虑情绪,每周1次,每次50分钟,持续8~12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