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常用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缓解,如布洛芬等。
2.口服避孕药
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少异位内膜的生长。常见的如复方炔诺酮片等,长期应用口服避孕药可使异位内膜细胞退化,对有避孕需求且适合药物治疗的患者较为适用。
3.孕激素
如甲地孕酮等,可使异位内膜组织蜕膜化并萎缩。其作用是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影响子宫内膜的代谢,抑制异位内膜的活性,对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孕三烯酮
具有抗孕激素、抗雌激素和抗性腺效应,能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异位内膜萎缩、吸收。临床应用中发现它可改善患者的盆腔疼痛等症状,且对肝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5.GnRH-a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等。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出现暂时性闭经,使异位内膜萎缩。
二、手术治疗
1.保守性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可以清晰地观察盆腔内异位病灶的情况,并进行准确的切除或电灼等操作。
2.半根治性手术
适用于无生育需求、病情较重或复发的患者。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但保留部分盆腔内膜异位病灶。这种手术方式能较为彻底地去除病灶来源,但会导致患者提前进入绝经状态。
3.根治性手术
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且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
不仅如此,老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需更加谨慎,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药物治疗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基础疾病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