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识别症状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其早期症状主要有晨僵、关节肿痛、对称性多关节炎、全身症状等,护理方法主要有日常起居护理、运动康复护理、饮食调理护理等。
一.早期症状
1.晨僵
患者晨起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持续通常超过1小时,活动后逐渐缓解。症状多从手指、腕关节等小关节开始,与夜间关节液积聚、炎症介质释放相关。
2.关节肿痛
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常出现对称性肿胀,皮肤发红、温度升高,伴压痛。肿胀源于滑膜增生和关节腔积液,疼痛与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
3.对称性多关节炎
双手腕关节、双膝关节等两侧相同关节同时受累,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特征,有助于与其他关节炎鉴别。
4.全身症状
约半数患者早期出现疲劳、乏力,休息后难以缓解,可能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者伴低热,体温多在37.5-38℃之间,午后或夜间明显。
二.护理方法
1.日常起居护理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温暖,避免潮湿寒冷刺激关节。床铺要平整柔软,减轻关节压力。日常洗漱尽量用温水,避免接触冷水。同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
2.运动康复护理
在病情稳定期,可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能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关节损伤。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进行适当拉伸。
3.饮食调理护理
遵循均衡饮食原则,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果等,增强身体抵抗力。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减少对关节的刺激。此外,戒烟限酒,避免加重关节炎症。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中年女性群体,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延缓关节破坏,改善预后。日常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负重,保持适度运动,均衡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