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期有性生活女性闭经先排妊娠,非妊娠者正常周期紊乱或因年龄致卵巢功能衰退、生活方式致激素变化等;闭经前月经量可减少或先紊乱后减少;闭经常伴血管舒缩(潮热)、精神神经(情绪等异常)、生殖系统(生殖器萎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血压波动、血脂异常致心病风险增)等症状,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相关症状表现。
月经量变化
经量减少:闭经前可能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减少的情况。例如以往月经量可使用10片以上卫生巾,而闭经前可能仅需5片甚至更少。从激素水平来看,雌激素水平降低会使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导致月经量减少。年龄因素上,随着年龄接近围绝经期,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减少,子宫内膜增生程度不够,经量就会逐渐减少。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的女性,体内会分泌应激激素,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进而影响雌激素分泌,导致经量减少,增加闭经发生几率。
经量增多或紊乱后减少:部分女性在闭经前可能经历一段时间的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量时多时少,经期延长等,之后逐渐发展为经量明显减少直至闭经。这与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激素分泌波动有关,卵巢排卵功能不稳定,激素分泌失衡,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出现经量异常,随后随着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最终导致闭经。
伴随症状
血管舒缩症状:潮热是闭经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表现为突然感到胸部、颈部及面部发热,随后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这是因为雌激素缺乏导致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引起的。在年龄方面,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出现潮热症状。生活方式上,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女性,自身内分泌调节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会加重潮热等血管舒缩症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精神神经症状: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大,如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还可能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这是由于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雌激素缺乏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随着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更容易出现精神神经方面的异常。长期处于高压力生活状态的女性,本身精神神经方面就可能处于相对敏感状态,再加上闭经导致的雌激素变化,会使精神神经症状更加明显。
生殖系统变化:生殖器逐渐萎缩,如阴道黏膜变薄、皱襞消失、弹性减退等,性生活时可能出现疼痛等不适。这是因为雌激素缺乏导致生殖器官发生萎缩性变化。在绝经后女性中这种生殖系统萎缩表现更为明显,而接近闭经年龄的女性也可能逐渐出现这些变化,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密切相关。
骨质疏松:闭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骨代谢出现异常,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丢失加快,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骨质疏松的风险明显增加。年龄越大,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越高,而且有过闭经情况的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相关问题。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的女性,本身骨密度维持就相对较差,再加上闭经导致的骨量丢失,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心血管系统变化: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如血压升高,还可能影响血脂代谢,使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这与雌激素对血管和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有关,雌激素缺乏后这些调节作用减弱。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闭经后由于雌激素变化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变化可能会使高血压病情更容易加重,需要更加关注血压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