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可依据受伤史、症状表现和医学检查判断,疑似脑震荡后要观察休息并医疗评估,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需注意情况,儿童神经系统未完全成熟、表现不典型,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易受影响,均需重视头部摔伤后情况及时处理。
一、脑震荡的判断依据
(一)受伤史
头部受到明显的外力撞击,比如摔倒时头部着地、被撞击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受伤史可能不同,儿童可能是玩耍时摔倒等,成年人可能是运动、意外事故等导致头部受伤。
(二)症状表现
1.意识障碍:受伤后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30分钟。婴幼儿由于表述能力差,可能表现为哭闹后短暂的精神萎靡等情况。
2.近事遗忘:对受伤当时的情况以及受伤前后一段时间的事情不能回忆,但对往事记忆清楚。例如能清楚记得之前的事情,但不记得怎么受伤的等。
3.其他症状:可能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失眠、耳鸣、畏光等症状。儿童可能还会出现食欲减退等情况,不同年龄的儿童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较小的婴儿可能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
(三)医学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明显阳性体征,但通过专业的神经系统查体可以初步判断。
2.影像学检查: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通常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这是与其他颅脑器质性损伤的重要区别点。但需要注意,即使头颅CT无异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脑震荡,因为脑震荡本身没有明显的影像学形态学改变。
二、疑似脑震荡后的处理
(一)观察与休息
1.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受伤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头痛头晕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剧烈、频繁呕吐、抽搐、肢体无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对于儿童,家长要更频繁地观察其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不易被察觉。
2.保证充足休息: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脑。儿童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和大脑有恢复的时间。
(二)医疗评估
如果怀疑有脑震荡,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评估。医生会根据详细的受伤史、症状表现以及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对于儿童,由于其身体的特殊性,医生可能会更谨慎地进行各项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准确判断病情。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儿童
1.注意事项:儿童头部摔伤后更要密切关注,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脑震荡后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表现。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反应、饮食情况、睡眠情况等。例如,如果儿童在摔倒后虽然没有明显的意识丧失,但之后出现持续的烦躁不安、不愿意玩耍等情况,也需要警惕脑震荡的可能。
2.建议原因:儿童的颅骨相对较软,脑组织相对娇嫩,脑震荡后恢复过程可能与成人不同,而且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所以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护理。
(二)老年人
1.注意事项:老年人头部摔伤后发生脑震荡也需要重视,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一些基础疾病,脑震荡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或者引发其他并发症。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是否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同时关注其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变化。例如,原本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头部摔伤后出现脑震荡,可能会因为血压波动等情况导致病情变化。
2.建议原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脑震荡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基础疾病较多,所以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头部摔伤后的情况,及时就医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