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咽峡炎需先明确病因,观察发热、咽部表现及伴随症状,进行一般护理,包括保证休息、口腔护理和饮食调整,对症处理如退热、缓解咽痛,注意高热不退、精神差、呼吸异常等就医指征,新生儿和有基础疾病宝宝需特殊关注。
一、明确病因
咽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等,也有细菌感染导致的情况,需注意区分。不同病因的治疗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所以首先要尽可能明确引发宝宝咽峡炎的具体原因。
二、观察症状表现
1.发热情况:宝宝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在38℃-40℃甚至更高,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不同年龄段宝宝对发热的耐受和应对方式不同,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幼儿可能诉说身体不适等。
2.咽部表现:查看咽部可见咽部充血,咽峡部有疱疹或溃疡等,这是咽峡炎的典型局部表现,不同类型的咽峡炎局部表现有差异,如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咽峡部疱疹,链球菌性咽峡炎可能有脓性分泌物等。
3.其他伴随症状:有的宝宝可能伴有咽痛、流涎、拒食、咳嗽等症状,小婴儿可能因咽痛而影响吃奶等日常进食行为,要关注这些伴随症状对宝宝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三、一般护理措施
1.休息与环境: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营造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50%-60%为宜,让宝宝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利于恢复。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在饭后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稍大些的宝宝可以让其用淡盐水漱口等,减少口腔细菌滋生,缓解咽部不适。
3.饮食调整:给予宝宝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热、过粗硬的食物,防止加重咽部疼痛,对于因咽痛拒食的宝宝,要少量多次喂养,保证营养摄入。
四、对症处理方法
1.退热措施:若宝宝体温超过38.5℃且有不适表现,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者使用退热贴等,对于6个月以上且体温超过38.5℃的宝宝,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但要严格遵循药品使用的年龄等禁忌,低龄儿童尽量避免不规范用药。
2.缓解咽痛:可以让宝宝含服少量温凉的凉开水等缓解咽痛,对于较大儿童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局部喷雾等缓解症状,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适用年龄等。
五、就医指征
1.高热不退: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经过家庭护理和常规退热措施后体温仍不能下降,或者体温反复升高,这种情况可能提示感染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2.精神状态差:宝宝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说明身体状况不佳,可能感染已经影响到全身,需尽快就医。
3.呼吸异常:观察到宝宝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等,可能是咽部炎症导致呼吸道梗阻等严重情况,要立即就医。
4.其他严重表现:如出现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或者伴有严重的呕吐、腹泻等,也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进一步诊治。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患咽峡炎,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家长更要密切观察,一旦有异常表现需立刻就医,且在护理时要更加轻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处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患咽峡炎后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更积极地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宝宝对感染的耐受和恢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