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如分娩后宫腔内胎盘残留、流产操作不规范)、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刮宫术等宫腔操作)、不注意个人卫生(如经期卫生不良、性生活不洁)、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盆腔炎蔓延、阑尾炎波及)以及年龄因素影响(育龄期女性因性生活活跃等易发病,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下降等易发病)。
一、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分娩后宫腔内胎盘残留:女性分娩后,若宫腔内有胎盘残留,残留的胎盘组织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细菌容易侵入子宫创面引发感染,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炎。例如,在一些分娩过程不顺利、产程较长的产妇中,发生胎盘残留进而引发子宫内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流产操作不规范:无论是药物流产还是手术流产,如果流产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手术器械等被污染,或者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都可能使细菌逆行感染子宫,引起子宫内膜炎。比如,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进行流产手术,由于操作环境和器械消毒不达标,术后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概率明显增加。
二、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在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的过程中,若手术环境不洁净、手术操作不符合无菌要求,细菌就有可能进入宫腔引起感染。有研究表明,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短时间内,如1-2周内,发生子宫内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刮宫术等宫腔操作:刮宫术是一种常见的宫腔操作,如诊断性刮宫、人工刮宫等。这些操作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若操作过程中消毒不彻底,细菌就容易通过损伤的创面侵入子宫内膜,引发炎症。例如,因异常子宫出血等原因进行刮宫术的患者,如果术后没有做好护理,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可能性较大。
三、不注意个人卫生
经期卫生不良:女性在月经期间,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如果不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卫生棉条等,或者在经期进行性生活,细菌很容易逆行进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比如,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忽视外阴的清洗,经血中的细菌滋生繁殖,进而感染子宫内膜。
性生活不洁:不洁的性生活会将外界的细菌带入阴道,再上行感染至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的风险会明显增加。例如,性生活前后不注意清洗外生殖器,容易导致细菌传播,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几率。
四、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盆腔炎蔓延:女性的盆腔内,如输卵管、卵巢等器官的炎症可以直接蔓延至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炎。例如,患有输卵管炎时,炎症可通过直接扩散的方式累及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炎症反应。
阑尾炎波及:阑尾与子宫相邻,当阑尾发生炎症时,炎症若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可蔓延至子宫,引起子宫内膜炎。因为阑尾的炎症病灶可能会累及周围组织,包括子宫周围的组织,从而影响到子宫内膜。
五、年龄因素影响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相对较为活跃,同时经历分娩、流产等宫腔操作的几率较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子宫内膜炎的发病风险。比如,20-40岁的女性,由于处于生育活跃期,发生产后、流产后感染以及宫腔操作后感染的机会较多,所以相对更容易患上子宫内膜炎。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容易侵入并感染子宫内膜,引发子宫内膜炎。例如,绝经后的老年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变化,自身防御能力减弱,若不注意外阴的清洁等,就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