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包括摄入不足或产生减少(与年龄、生活方式有关)、酸性物质产生过多(与病史、性别有关)、酸性物质排出障碍(与年龄、病史有关)、碱性物质丢失过多(与年龄、生活方式有关)。
一、摄入不足或产生减少
(一)年龄因素
婴儿尤其是小婴儿若喂养不当,如奶量摄入不足,可能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使脂肪氧化不全,产生酮体减少,同时糖代谢也受影响,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例如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发育相对更不成熟,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和代谢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出现因摄入不足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二)生活方式
新生儿出生后若长时间未进行合理喂养,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糖异生作用增强,乳酸产生相对增多,而肾脏排酸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及时排出过多的乳酸等酸性物质,从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二、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一)病史因素
1.缺氧病史:婴儿若存在窒息、严重肺部疾病等导致缺氧情况,无氧酵解增强,使乳酸产生增多。例如新生儿窒息后,机体组织细胞缺氧,糖无氧酵解途径活跃,乳酸生成显著增加,超过了机体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引起乳酸酸中毒。
2.感染病史:婴儿若发生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细菌毒素等可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促使糖代谢紊乱,乳酸生成增多。同时感染还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导致酸性物质排出障碍,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对婴儿代谢性酸中毒因酸性物质产生过多的影响不显著,但在某些特定疾病中可能有差异。例如某些与性别相关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可能在特定性别的婴儿中更易表现出酸性物质产生过多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三、酸性物质排出障碍
(一)年龄因素
婴儿肾脏发育尚未完善,肾小管分泌氢离子、重吸收碳酸氢根等功能不成熟。例如新生儿肾小管对碳酸氢根的重吸收能力较低,肾脏排泄酸的最大负荷仅为成人的1/4-1/2,所以当机体产生较多酸性物质时,肾脏难以有效排出,容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早产儿肾脏功能较足月儿更不成熟,这种排出障碍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
(二)病史因素
1.肾脏疾病病史:婴儿若存在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如肾小管道酸中毒等,会直接影响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导致酸性物质排出障碍。例如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主要是由于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使得大量氢离子不能排出体外,碳酸氢根重吸收减少,从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泌尿系统梗阻病史:婴儿若有泌尿系统梗阻,如先天性尿道狭窄等,可导致尿液排出受阻,体内酸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同时梗阻还可能引起肾脏积水、感染等进一步加重酸碱平衡紊乱。
四、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一)年龄因素
婴儿腹泻时,肠道丢失大量碱性物质,如腹泻导致肠道分泌的碳酸氢根等随粪便排出体外。婴儿肠道对体液和电解质的调节能力较弱,一旦发生腹泻,很容易出现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若不能及时补充,就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例如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儿常见的腹泻原因之一,病毒感染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引起分泌性腹泻,大量碱性肠液丢失,易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二)生活方式
婴儿喂养过程中若发生不合理的腹泻情况,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补液等处理,会使碱性物质持续丢失,机体酸碱平衡失调,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如果婴儿腹泻后家长未能正确认识并及时带婴儿就医,延误治疗,会加重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