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脱水有不同程度表现,轻度脱水精神稍差等,失水量约体重5%;中度脱水精神萎靡等,失水量5%-10%;重度脱水精神极度萎靡等,失水量超10%。不同原因导致脱水有相关表现,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多伴腹泻呕吐等,发热引起的因水分丢失多且体温持续高,呕吐导致的有频繁呕吐等。观察要点为精神状态等,应对建议是轻度脱水用口服补液盐,中重度需就医静脉补液,日常要注意及时补水预防,特殊人群更要关注。
一、不同程度脱水的表现
轻度脱水:宝宝精神稍差,略有烦躁不安;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眼窝和前囟轻度凹陷;尿量稍减少。一般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例如,一个10kg的宝宝,轻度脱水时失水量约500ml以内。
中度脱水:宝宝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黏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10%,对于10kg宝宝,失水量在500-1000ml。
重度脱水:宝宝呈精神极度萎靡、昏睡甚至昏迷状态;皮肤发灰、冰冷、弹性极差;眼窝和前囟深陷,眼闭不合;口唇黏膜极干燥;尿量极少或无尿,可伴有休克症状,如心音低钝、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失水量超过体重的10%,10kg宝宝失水量1000ml以上。
二、不同原因导致脱水的相关表现
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脱水:多伴有腹泻、呕吐症状。例如秋季腹泻的宝宝,频繁腹泻和呕吐易导致脱水,除了上述脱水的一般表现外,还可能因肠道丢失电解质出现相应表现,如低钠血症时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等,低血钾时可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四肢无力等。
发热引起的脱水:宝宝发热时,通过皮肤和呼吸丢失的水分增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发生脱水。除了脱水表现外,还会有体温持续升高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口干、尿少等表现。由于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高温环境下或感染性发热时更易出现脱水,比如夏季高温环境中宝宝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因出汗过多导致脱水。
呕吐导致的脱水:频繁呕吐会使宝宝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除了脱水症状外,宝宝会频繁出现呕吐动作,口腔内可能有残留的呕吐物气味,同时因体液丢失可能出现精神不佳等情况。比如宝宝因胃肠道感染出现频繁呕吐,很快就会出现脱水相关表现。
三、宝宝脱水的观察要点及应对建议
观察要点: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前囟和眼窝情况、尿量、口唇黏膜湿度等。对于小婴儿,前囟和眼窝的观察较为重要,前囟饱满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而前囟凹陷则提示脱水。同时要注意宝宝的哭声,中度以上脱水时哭时泪少。
应对建议:如果宝宝出现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要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少量多次给宝宝服用。对于中度及重度脱水的宝宝,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发热、呕吐、腹泻等情况时,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可以预防脱水的发生。对于婴儿,要按需喂养,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对于较大的宝宝,要鼓励其主动饮水,同时注意饮食中水分的补充,如多吃水果、蔬菜等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在出现可能导致脱水的情况时,更要密切关注其液体摄入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脱水,因为这类宝宝对脱水的耐受性更差,脱水可能会对其各器官功能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