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变异性哮喘目前难以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达到临床控制。需避免触发因素,药物治疗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等,不同年龄儿童治疗有特点,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对病情有影响,通过规范避免触发因素、药物及生活方式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
一、治疗方法及原理
1.避免触发因素
对于儿童变异性哮喘患者,需要明确并尽量避免触发因素。例如,有些儿童可能对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节就需要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研究表明,过敏原暴露是诱发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减少哮喘的发作频率。
还有一些儿童可能对冷空气敏感,在寒冷天气外出时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如佩戴口罩等,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2.药物治疗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的基础药物。通过吸入的方式作用于呼吸道局部,能够减轻气道炎症。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长期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气道炎症,降低哮喘的发作风险。例如,布地奈德吸入剂,它可以抑制气道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黏膜的水肿和黏液分泌。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它可以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儿童,孟鲁司特钠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药物,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改善儿童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和肺功能。
二、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
1.婴幼儿期
婴幼儿的气道较为狭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时,选择药物剂型非常重要,尽量选择适合婴幼儿的吸入装置,如储雾罐配合气雾剂使用。因为婴幼儿配合度低,使用储雾罐可以提高药物的吸入效率,同时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沉积。例如,对于1-3岁的婴幼儿,使用储雾罐能更好地将药物输送到下呼吸道,发挥治疗作用。
此阶段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留意孩子的呼吸频率、是否有喘息等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相对能较好地配合治疗,在用药依从性上比婴幼儿好一些。但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监督,确保孩子规范使用药物。例如,要提醒孩子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保证药物的有效吸入。
这个时期的儿童活动范围增大,需要注意在学校等场所避免接触触发因素,老师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孩子的哮喘管理,如在学校准备好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等。
三、生活方式对儿童变异性哮喘的影响及建议
1.饮食方面
均衡的饮食对儿童变异性哮喘的控制有一定帮助。建议儿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橙子、菠菜等)。研究发现,抗氧化剂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同时,要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因为食物过敏也是儿童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
2.运动方面
适当的运动对儿童有益,但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时间。例如,游泳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运动,因为游泳时空气湿度较高,且运动强度相对较易控制,不会像剧烈运动那样容易诱发哮喘发作。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
运动前可以适当使用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如果有需要),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儿童变异性哮喘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的避免触发因素、药物治疗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使儿童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