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的检查包括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尿液检查中尿常规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尿细菌学检查的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及药敏;超声检查可观察膀胱形态等,CT检查用于复杂情况;膀胱镜检查用于诊断不明或怀疑有其他病变者,可见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等表现。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
白细胞:膀胱炎患者尿常规中通常可见白细胞增多,若离心尿白细胞数>5个/高倍视野,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白细胞是身体免疫细胞,当有炎症时会聚集到炎症部位,膀胱炎时细菌感染刺激尿路黏膜,导致白细胞渗出到尿液中。
红细胞:部分膀胱炎患者尿常规可出现红细胞,若存在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能提示膀胱黏膜有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细菌感染等因素损伤膀胱黏膜血管可导致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
亚硝酸盐:大肠埃希菌等可以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膀胱炎若由这类细菌感染引起,尿常规亚硝酸盐可呈阳性,这是一项辅助判断尿路感染的指标,但不是特异性指标,因为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亚硝酸盐阳性。
尿蛋白:一般膀胱炎患者尿蛋白无明显异常,若尿蛋白阳性且程度较重,需考虑是否合并有其他肾脏疾病等情况,但单纯膀胱炎时尿蛋白多为阴性或微量。
2.尿细菌学检查
尿培养:是诊断膀胱炎的重要检查方法。通过收集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以及具体的致病菌种类,同时还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例如,若培养出大肠埃希菌等常见尿路感染致病菌,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膀胱炎。一般要求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尿培养,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膀胱超声:可以观察膀胱的形态、大小、壁的厚度等情况。膀胱炎时,超声可能显示膀胱壁增厚、毛糙等表现。对于怀疑膀胱炎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膀胱的大体情况,排除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其他膀胱病变。例如,膀胱结石可表现为膀胱内强回声团伴声影,与膀胱炎的膀胱壁改变不同。超声检查无创、简便,可作为膀胱炎初步筛查的影像学方法,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膀胱镜检查等情况的患者。不同年龄人群膀胱超声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膀胱壁相对较薄,成年人膀胱炎时超声表现为膀胱壁不同程度的增厚。
2.CT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膀胱炎,如怀疑有膀胱憩室、膀胱占位等并发症时,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膀胱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CT可以提供膀胱的横断面图像,对于发现膀胱壁的异常增厚、周围组织的浸润等情况有一定优势。但一般膀胱炎首选超声检查,CT检查通常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或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时才考虑进行。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CT检查时需要注意对比剂的使用等情况,要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等情况,避免对比剂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三、膀胱镜检查
1.适应证
一般用于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者怀疑有膀胱肿瘤等其他膀胱病变的膀胱炎患者。例如,当尿常规、影像学检查等不能完全明确膀胱内病变情况时,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的情况,看到膀胱黏膜是否有充血、水肿、溃疡等表现。
2.检查表现
膀胱炎患者膀胱镜下可见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严重时可有点状或片状出血,膀胱黏膜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附着。通过膀胱镜检查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排除膀胱肿瘤等其他疾病。对于儿童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患儿的耐受性等情况,操作要轻柔,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