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是指构成关节的两骨端失去正常对合关系,由外力致正常对合关系破坏引起。常见肩关节和髋关节脱位,有相应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尽早复位、固定及康复治疗,可通过运动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预防。
一、定义
关节脱位是指构成关节的两个骨端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正常关节结构中,骨端相互吻合,周围的关节囊、韧带等结构起到维持关节稳定的作用,当受到外力作用(如暴力撞击、扭转等)时,这种正常的对合关系被破坏,就会发生关节脱位。
二、常见类型及表现
(一)肩关节脱位
多发生于青壮年,常见原因是间接暴力,如跌倒时手掌撑地,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暴力沿上肢传导至肩关节,导致肩关节脱位。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丧失,肩部呈方肩畸形,肩峰明显突出,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可摸到脱位的肱骨头。
对于儿童,肩关节脱位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因不当的牵拉等外力导致,表现类似但症状可能相对较轻,需仔细检查判断。
(二)髋关节脱位
多为强大暴力引起,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后脱位较为常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肿胀,髋关节不能活动,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不同年龄人群髋关节脱位表现有差异,儿童髋关节脱位可能与发育等因素有关,而成人主要是创伤导致,需及时诊断和处理,否则可能影响髋关节功能甚至导致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三、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通过观察关节的外形、有无畸形,检查关节的活动度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脱位。例如肩关节脱位时方肩畸形的观察,髋关节脱位时患肢特殊畸形的检查等。
(二)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关节脱位的常用方法,可以明确脱位的方向、程度等情况,能看到关节骨端的对合关系是否正常。
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复杂的关节脱位,或者伴有周围软组织、韧带、半月板等损伤时,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质情况,MRI则能更好地评估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如肩关节脱位伴有肩袖损伤时,MRI有助于明确损伤程度。
四、治疗原则
(一)复位
应尽早进行复位,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手法复位是最常用的方法,根据不同关节脱位采用相应的复位手法,如肩关节脱位常用Hippocrates法(足蹬法)等进行复位。
对于儿童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二)固定
复位成功后需要进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保持关节的稳定,促进损伤的关节囊、韧带等组织修复。固定时间根据脱位的部位和损伤程度而定,一般肩关节脱位固定3-4周,髋关节脱位固定时间相对较长。
(三)康复治疗
在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以恢复关节的功能。康复治疗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不同年龄患者康复进度可能不同,儿童康复时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避免过度训练等情况。
五、预防措施
(一)运动方面
运动时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例如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时,注意避免剧烈的碰撞导致关节脱位。
儿童在进行攀爬等活动时,家长要做好监护,防止因不当活动造成关节脱位。
(二)日常生活方面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避免意外摔倒等情况,尤其是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更容易发生关节脱位,行走时要注意地面状况,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
对于有既往关节脱位史的人群,要更加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再次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