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分良性、恶性、交界性,通过病史、体格、辅助检查初步评估。良性肿瘤直径<5cm可观察,>5cm或赘生需手术;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辅以内科治疗,特殊人群如青春期、妊娠期、老年女性处理各有注意事项,还需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治疗后定期随访。
一、卵巢肿瘤的分类及初步评估
卵巢肿瘤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首先通过病史采集,包括月经史、生育史、家族肿瘤史等;体格检查可触及腹部包块等;辅助检查有超声检查,能初步判断肿瘤的大小、部位、囊性或实性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25、AFP、HCG等对判断肿瘤性质有一定提示作用,比如CA125升高多见于卵巢上皮性癌。
二、良性卵巢肿瘤的处理
1.观察随访:对于直径小于5cm的单侧良性卵巢肿瘤,若考虑为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等生理性囊肿,可密切观察,一般2-3个月复查超声,部分囊肿可自行消退。对于年龄较小、无明显症状且肿瘤较小的良性肿瘤患者,尤其是青春期女性,需兼顾其生长发育等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方式。
2.手术治疗:若肿瘤持续存在或直径大于5cm,或考虑为赘生性肿瘤,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选择,年轻患者可行患侧卵巢肿瘤剥除术,保留对侧正常卵巢组织;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三、恶性卵巢肿瘤的处理
1.手术治疗:手术是恶性卵巢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初次手术需尽量切除原发灶及转移灶,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即残余肿瘤直径小于1cm。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早期恶性卵巢肿瘤患者,在严格掌握指征的情况下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需密切随访。
2.化疗:是恶性卵巢肿瘤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常用化疗药物有铂类联合紫杉醇等方案。对于晚期患者,术后多需辅助化疗,以杀灭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化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等综合考虑。
3.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近年来,针对卵巢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逐渐开展。例如,针对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可考虑PARP抑制剂等靶向药物治疗,但需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以筛选合适人群。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卵巢肿瘤需特别关注,良性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相对多见,如成熟畸胎瘤等。在处理时要充分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对于恶性肿瘤,要根据分期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关注其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变化。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现卵巢肿瘤较为复杂。若肿瘤较小,可密切观察至产后再处理;若肿瘤较大或怀疑恶性,需在充分评估母婴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时机手术。手术操作需轻柔,避免引起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后果。
3.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卵巢肿瘤恶性可能性相对较高,手术耐受性可能较差,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在治疗决策时要综合考虑生活质量等因素,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适当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案以减轻痛苦。
五、卵巢肿瘤的预防及随访
1.预防:目前卵巢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尚无确切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一定帮助,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有卵巢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可考虑遗传咨询,必要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
2.随访:卵巢肿瘤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良性肿瘤患者术后需根据情况定期复查超声等;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更需密切随访,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