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肩膀肿可通过物理治疗(冷敷、热敷、理疗)、运动康复(钟摆运动、爬墙运动)、药物辅助(非甾体抗炎药、外用药物)缓解,若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情况做检查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一、物理治疗
1.冷敷:在肩周炎肩膀肿起的早期,可进行冷敷。一般建议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冷敷的操作基本类似,但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避免冻伤。
2.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可改为热敷。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缓解肿胀。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孕妇热敷时要避开腹部等特殊部位。
3.理疗:如超短波理疗、红外线理疗等。超短波理疗可以通过电场作用,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减轻炎症和肿胀;红外线理疗能够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肿胀。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都可以进行理疗,但体质虚弱、有出血倾向等患者要谨慎使用理疗方法。
二、运动康复
1.钟摆运动:患者身体前倾,患侧手臂自然下垂,像钟摆一样前后、左右摆动,以及画圈摆动。每次摆动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这种运动可以缓解肩关节的粘连,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进行钟摆运动,但老年人关节灵活性较差,摆动幅度要循序渐进地增加;儿童进行钟摆运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2.爬墙运动: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放下,反复进行。每次可尽量比前一次爬得更高一些。爬墙运动有助于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肿胀。成年人进行爬墙运动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高度;青少年进行爬墙运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避免错误动作导致肩部损伤;老年人进行爬墙运动时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拉伸造成肩部疼痛加重。
三、药物辅助
1.非甾体抗炎药:如果疼痛和肿胀较为明显,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症状。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消肿的作用。但不同人群使用时需要注意,儿童一般不建议首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除非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孕妇要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布洛芬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要在医生的诊断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2.外用药物: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外用药物,如消肿止痛的膏药等。外用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起到局部消肿止痛的作用。儿童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避免药物接触到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老年人皮肤较为敏感,使用外用药物时要观察皮肤是否有过敏等反应;孕妇使用外用药物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四、就医评估
如果肩周炎肩膀肿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逐渐加重,如肿胀范围扩大、疼痛剧烈影响日常生活等,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然后制定更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等有创的检查和治疗措施,但具体的治疗方式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由医生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