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CINⅢ)是癌前病变,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多数无症状,少数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等,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诊断,治疗常用宫颈锥切术,总体预后较好但需定期随访,年轻有生育需求及年长患者有不同需关注点。
一、定义
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CINⅢ)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一种病理分级,属于癌前病变。它表示宫颈上皮细胞发生了较严重的异常增生,异常细胞几乎累及或全部累及上皮全层,即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
二、发病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女性发病风险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相关,尤其是16、18型HPV感染;而年长女性除了HPV感染外,还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随年龄下降、宫颈局部微环境改变等有关。
生活方式: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多个性伴侣、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CINⅢ的发病风险。性生活过早使宫颈更易受到各种病原体及致癌因素的侵袭;多个性伴侣会增加感染高危型HPV的几率;吸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机体对HPV等病原体的清除。
病史因素:有HPV持续感染病史的女性,发展为CINⅢ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无HPV感染史者。另外,既往有宫颈病变史,如曾经患过CINⅠ、CINⅡ等,若未得到有效治疗,也有进展为CINⅢ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
多数无症状: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进行宫颈癌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时被发现异常。
少数可能出现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偶有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阴道流血),但这些症状都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仅依靠症状来诊断CINⅢ。
四、诊断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常用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通过观察宫颈细胞形态来初步判断是否有异常细胞,若发现有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等异常情况,需进一步检查。
HPV检测: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若高危型HPV阳性,尤其是16、18型阳性,需警惕CINⅢ的可能。
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观察宫颈上皮的病变情况,选择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是确诊CINⅢ的金标准。通过阴道镜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宫颈上皮的血管、形态等改变,定位准确的活检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五、治疗及预后
治疗方法
宫颈锥切术:包括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等。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治疗CINⅢ的主要方式。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锥切方式;对于无生育要求、年龄较大的患者,若病情合适也可考虑子宫切除,但相对锥切术应用较少。
预后
总体预后较好:经过规范治疗后,大部分CINⅢ患者可以治愈,复发风险相对较低。但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等,以监测是否有病变复发或进展为宫颈癌。一般在治疗后的前几年需要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如果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或持续存在病变,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
特殊人群需关注: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治疗后要注意宫颈修复情况以及受孕后的妊娠风险等,因为宫颈锥切可能会对宫颈的弹性等产生一定影响,增加早产等风险,但通过规范的孕期监测等一般可以尽量保障妊娠过程相对顺利;对于年长患者,要关注其全身健康状况对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比如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后续随访依从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