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症状护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护理需保证充足休息、营造适宜环境,保证水分摄入、提供清淡易消化食物;症状护理中发热时监测体温,38.5℃以下物理降温,超38.5℃就医,咳嗽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湿化空气;婴儿护理要精细防呛咳等,有基础疾病宝宝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一、一般护理
(一)休息与环境
1.休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年龄较小的宝宝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促进身体恢复。一般来说,婴儿每天需要12-16小时左右的睡眠,幼儿也需要10-14小时。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感染。
2.环境: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良好的环境可以让宝宝感觉更舒适,有利于病情恢复。过于嘈杂的环境可能会影响宝宝休息,而温度不适或湿度过高过低可能会加重宝宝呼吸道的不适。
(二)饮食护理
1.保证水分摄入:鼓励宝宝多喝温开水,充足的水分可以湿润呼吸道,帮助痰液排出,防止脱水。对于较小的婴儿,可以少量多次喂养。一般来说,宝宝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摄入100-150ml的水分。如果宝宝不愿意喝白开水,可以适当给予稀释的果汁,但要注意不能过量,以免影响宝宝对正餐的摄入。
2.合理饮食:给予宝宝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给宝宝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等症状。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要注意食物的种类和质地,以适应宝宝目前的身体状况。
二、症状护理
(一)发热护理
1.监测体温: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可每隔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精神状态尚可,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个部位擦拭1-2分钟即可。
2.体温超过38.5℃: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且伴有精神不佳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退热贴等辅助降温,但需遵循儿科用药的相关原则,避免不恰当使用药物。同时要及时就医,排查发热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咳嗽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宝宝有咳嗽症状,要经常变换宝宝的体位,如抱起宝宝轻拍背部,这样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对于较小的婴儿,家长可以将宝宝竖抱,头部靠在自己肩上,然后用空心掌轻轻从宝宝背部下方往上拍。
2.适当湿化空气: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从而减轻咳嗽症状。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儿
婴儿上呼吸道感染时护理要更加精细。在喂食时要防止呛咳,因为婴儿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呼吸道感染时咳嗽反射可能相对较弱。在使用任何护理措施时动作都要轻柔,如测量体温、擦拭身体等,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如果发现婴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就医。
(二)有基础疾病的宝宝
如果宝宝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护理时除了遵循上述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外,要更加密切监测宝宝的病情变化,如呼吸状况、心率等。一旦发现宝宝病情有异常变化趋势,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在呼吸道感染时相互影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