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是头部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脑功能障碍,其反应包括意识障碍(受伤后短暂意识丧失,时长与外力等有关,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近事遗忘(成人常见逆行性遗忘,儿童表现不典型且恢复时间个体不同)、头痛头晕(程度性质不一,儿童可能因之情绪变化,活动或精神紧张可加重)、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有耳鸣等,儿童有情绪改变,既往有神经基础病者症状更明显或恢复慢)、神经系统检查多无阳性体征及影像学无异常(婴幼儿、老年患者有特殊需注意的情况)。
一、意识障碍
表现:受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儿童患者可能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也需密切关注。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脑震荡后意识障碍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只是短暂的精神萎靡、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等。
影响因素:与受伤时的外力大小、作用部位等有关,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脑部缓冲能力相对较弱,相同外力下可能更容易出现意识障碍,但恢复相对较快的情况也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二、近事遗忘
表现:患者不能回忆受伤当时及受伤前后一段时间内的情况,称为逆行性遗忘。例如,患者可能记不起如何受伤、受伤前一段时间做过的事情等。这种近事遗忘在成人脑震荡中较为常见,儿童患者也可能出现,但由于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的差异,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对受伤前后部分事件的模糊记忆或无法准确表述。
年龄差异:儿童的认知和记忆系统尚在发育中,脑震荡后的近事遗忘可能相对容易恢复,但具体恢复时间个体不同。比如,学龄期儿童可能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恢复对受伤前后事件的清晰记忆,而幼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三、头痛、头晕
表现:伤后常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头痛的程度轻重不一,可为胀痛、刺痛等多种性质;头晕可表现为头昏沉感、平衡感失调等。头痛和头晕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一般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减轻。对于儿童患者,头痛、头晕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对疼痛和不适的感知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儿童可能更易因头痛、头晕而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变化。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受伤后患儿仍有较多活动或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可能会加重头痛、头晕的症状。例如,受伤后过度玩耍、看电视时间过长等都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持续不缓解。
四、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鸣、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情绪方面的改变,如易激惹、哭闹不止等。例如,有的儿童脑震荡后可能原本性格较为温顺,但受伤后变得容易发脾气、难以安抚。
病史相关:如果患儿既往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脑震荡后可能这些神经系统症状会更明显或恢复更缓慢。比如,既往有偏头痛病史的儿童,脑震荡后头痛症状可能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
五、神经系统检查
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多无阳性体征,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也无明显异常。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头颅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同时在观察神经系统体征时要更加细致和谨慎,因为一些轻微的异常可能在儿童身上表现不典型。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婴幼儿脑震荡,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患儿出现频繁呕吐、嗜睡不醒、囟门隆起等情况,提示可能有颅内其他病变的可能,需及时就医。老年患者脑震荡后反应可能相对不典型,且恢复可能更慢,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和观察,因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脑震荡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这些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