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败血症症状多样,全身症状有发热(部分高热、部分体温不升)、一般状况差(精神萎靡、嗜睡、食欲减退、体重不增);局部症状包括原发病灶表现(如皮肤感染时红、肿、热、痛等,脐部感染时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和其他局部表现(关节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各系统受累表现有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发绀)、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神经系统(新生儿烦躁不安、惊厥等,较大儿童嗜睡、意识障碍等)、循环系统(重症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不同年龄段小儿表现有差异,需临床密切观察结合检查早期诊断治疗,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小儿就医。
一、全身症状
(一)发热
小儿败血症时体温可出现明显异常,部分患儿表现为高热,体温可骤升,可达39℃以上,也有部分患儿体温不升,这在新生儿和体弱儿中较为常见。发热机制主要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内源性致热原释放,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紊乱。例如,细菌等病原体的代谢产物作为外源性致热原,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内源性致热原,从而导致发热。
(二)一般状况差
患儿精神萎靡、嗜睡,对外界刺激反应差,食欲明显减退,体重可能不增。这是因为败血症时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同时毒素作用影响了患儿的神经、消化等系统功能。
二、局部症状
(一)原发病灶表现
若败血症由皮肤感染引起,皮肤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如脓疱疮,开始为红色斑点疹或丘疹,迅速变为脓疱,周围有红晕。
若为脐部感染导致的败血症,脐部可见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甚至有异味,这是由于脐部是新生儿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细菌容易侵入并引发全身感染。
(二)其他局部表现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关节症状,如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这是因为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关节部位,引起关节的炎症反应。还有些患儿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的一种反应,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增生、吞噬细胞活跃,以试图清除病原体。
三、各系统受累表现
(一)呼吸系统
可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表现。呼吸急促是机体为了代偿缺氧而出现的呼吸频率增快,发绀则是由于血氧饱和度降低导致皮肤黏膜出现青紫。这是因为败血症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及炎症介质可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二)消化系统
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胃肠道黏膜受到炎症影响,消化功能紊乱,同时毒素吸收也可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腹胀,甚至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膨隆。
(三)神经系统
新生儿败血症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较为明显,如烦躁不安、惊厥、前囟饱满等。这是因为细菌毒素和炎症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较大儿童可能出现嗜睡、意识障碍等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昏迷。
(四)循环系统
重症败血症患儿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的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花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这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同时炎症介质介导的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最终引起循环功能障碍。
小儿败血症的症状多样,且不同年龄段小儿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新生儿症状往往不典型,需要临床医生密切观察,结合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家长而言,若发现小儿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尤其是有可疑感染源时,应及时带小儿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