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前要准备合适环境与患者体位,具体有揉按、弹拨、拿捏等手法,不同部位腱鞘炎按摩有要点,按摩后要保暖、休息并观察反应。
一、按摩前准备
1.环境准备:选择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避免患者受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需根据其特点营造舒适氛围,如儿童可选择色彩鲜艳的环境来缓解紧张情绪。
2.患者体位:根据腱鞘炎发生部位选择合适体位。若为手腕腱鞘炎,患者可取坐位,手臂自然放松放在桌上;若为拇指腱鞘炎,患者可采取舒适坐姿,手部适当伸展。
二、具体按摩手法
1.揉按法
操作:以手掌根部或手指指腹,在腱鞘炎部位周围进行轻柔揉按,力度适中,频率约每分钟60-100次。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力度更轻,避免造成不适。以手腕腱鞘炎为例,从手腕背侧或掌侧开始,由近端向远端缓慢揉按,逐渐覆盖整个腱鞘炎相关区域。
原理:通过揉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炎症部位的营养供应。有研究表明,适当的揉按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量,有助于炎症物质的代谢。
2.弹拨法
操作:用手指指腹在腱鞘炎的条索状硬结处进行弹拨,方向与肌腱走行垂直,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例如拇指屈肌腱腱鞘炎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拇指屈肌腱,进行弹拨动作。
原理:弹拨可以松解粘连的肌腱和周围组织,对于因腱鞘炎导致的肌腱粘连有较好的松解作用,能改善肌腱的滑动功能。临床研究发现,弹拨法可有效降低肌腱粘连引起的活动受限情况。
3.拿捏法
操作:用手指对腱鞘炎周围的肌肉进行拿捏,如拿捏手腕周围的伸肌、屈肌等肌肉,力度由轻到重再到轻,反复进行。对于老年患者,拿捏力度要根据其肌肉状况适当调整,避免过度用力。
原理:拿捏法可以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肌肉紧张对腱鞘炎部位的压迫,促进炎症的消退。肌肉紧张得到缓解后,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压迫情况都会得到改善。
三、不同部位腱鞘炎的按摩要点
1.手腕腱鞘炎
按摩重点:除上述通用手法外,重点按摩手腕背侧的伸肌腱区域和掌侧的屈肌腱区域,围绕腱鞘炎的硬结部位加强揉按和弹拨。要注意根据手腕的活动方向,调整按摩的角度和力度,以更好地缓解手腕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手腕腱鞘炎按摩时,更需轻柔操作,因为儿童手腕组织较为娇嫩,过度用力可能会造成损伤。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以儿童感觉舒适为准。
2.拇指腱鞘炎
按摩重点:主要集中在拇指的掌指关节处,此处是屈肌腱腱鞘炎的常见部位。用手指重点揉按拇指掌指关节周围,弹拨时要精准针对屈肌腱的硬结部位。对于成年患者,可适当增加弹拨力度,但仍需以患者耐受为度;而老年患者则要适当减轻力度。
生活方式影响:经常用拇指从事精细活动的人群(如长时间使用手机、键盘的人),在按摩后要注意减少拇指的过度活动,避免腱鞘炎复发。
四、按摩后的注意事项
1.保暖:按摩后要注意腱鞘炎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凉。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受凉都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炎症的消退。可以使用保暖手套等进行保暖。
2.休息:按摩后患者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患病部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监督其减少患病手指或手腕的活动;对于成年患者,要提醒其避免长时间从事引起腱鞘炎的相关活动,如长时间打字、织毛衣等。
3.观察反应:密切观察患者按摩后的反应,若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情况,应及时停止按摩并采取相应措施。不同患者对按摩的反应不同,尤其是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其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可能有异常,更要密切观察,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