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败血症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或低体温、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精神状态改变;有局部感染表现,如皮肤感染灶、肺部感染表现、泌尿系统感染表现;还有器官功能损害相关表现,如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凝血功能异常。
心率加快:心率可超过100次/分钟。这是由于感染引起机体代谢增强,心脏需要加快搏动来满足机体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老人本身心脏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败血症时心率加快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进一步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可能超过20次/分钟。这是因为机体在感染状态下,需要更多的氧气来参与免疫反应和维持代谢,从而导致呼吸加快以增加通气量。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老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败血症时呼吸急促可能会使病情恶化,因为肺部原本的通气功能已经受损,此时更易出现缺氧等情况。
精神状态改变:老人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等表现。这与感染导致毒素吸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例如,严重的败血症会引起毒素对大脑神经细胞的损害,影响神经功能,从而出现精神状态的异常。对于认知功能已减退的老年痴呆患者,败血症时精神状态改变可能更难被早期发现,需要密切观察其日常行为的变化。
局部感染表现
皮肤感染灶:部分老人败血症可找到原发的皮肤感染灶,如皮肤破损处继发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例如皮肤的疖、痈等感染病灶,细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血液引发败血症。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皮肤易因受压、摩擦等出现破损,若护理不当,很容易继发感染并进而发展为败血症,此时局部皮肤的感染表现就尤为重要,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肺部感染表现:若感染累及肺部,可出现咳嗽、咳痰,部分老人咳痰可能为脓性痰,还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老人肺部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不像年轻人那样有明显的剧烈咳嗽等表现,容易被忽视。例如一些老年肺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呼吸急促、精神不佳等,若不及时进行肺部听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容易延误败血症的诊断。
泌尿系统感染表现: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或伴有腰痛、发热等。老人泌尿系统感染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有的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而局部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这是因为老年人泌尿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使其感染后症状不典型,所以对于有发热等全身表现的老人,需考虑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进行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
器官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肝脏损害: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这是由于感染毒素及炎症反应影响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老人肝脏本身功能随年龄增长有所减退,败血症时肝脏损害可能会加重,进一步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等功能。例如,败血症导致的肝脏损害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若老人同时在使用其他药物,需要更加谨慎地调整用药方案。
肾脏损害:可出现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肾脏是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败血症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毒素影响等,可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出现肾功能损害。对于本身有慢性肾脏疾病的老人,败血症时肾脏损害可能会急剧加重,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及时采取措施维持肾脏功能。
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伤口出血不易止住等。败血症时,细菌毒素等可影响凝血因子的功能和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老人本身凝血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败血症时凝血功能异常更容易出现,严重时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监测凝血指标并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