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咳嗽的应对包括对症治疗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病因治疗药物,病毒感染如流感用奥司他韦等,细菌感染用抗菌药物;非药物干预措施有一般护理(保证水分、适宜环境、体位调整)和饮食调整(清淡易消化、增加润肺食物);还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小年龄儿童要密切观察,有基础疾病和过敏体质儿童需特殊关注。
一、对症治疗药物
(一)止咳祛痰药
1.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儿童可使用口服制剂或雾化剂型。
2.乙酰半胱氨酸:具有较强的黏液溶解作用。它能使痰中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断裂,降低痰的黏滞性,并使之液化。可用于浓稠痰黏液过多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口服溶液和雾化剂型等。
二、病因治疗药物
(一)抗病毒药物
1.流感病毒感染:对于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咳嗽,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如奥司他韦,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流感的预防和治疗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情况合理使用。
2.其他病毒感染:如为普通病毒引起的自限性呼吸道感染,一般无需特殊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如果是重症病毒感染等特殊情况需遵医嘱评估是否使用特定抗病毒药物。
(二)抗菌药物
如果呼吸道感染咳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如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则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但需注意青霉素过敏史)、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肟等,使用前需确认儿童无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等,但必须由医生根据感染情况判断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药物,家长不可自行随意使用。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保证充足水分:让儿童多喝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使痰液easier咳出,同时也有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促进病情恢复。
2.保持室内适宜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保持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过于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加重咳嗽,适宜的湿度环境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减轻咳嗽症状。
3.体位调整:对于咳嗽的儿童,睡眠时可适当抬高上半身,如垫高枕头等,有助于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起的咳嗽。
(二)饮食调整
1.清淡易消化饮食:给予儿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软饭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
2.适当增加润肺食物:可以给儿童吃一些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如雪梨(可煮水或蒸熟后食用)、百合等,但需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消化情况适量给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小年龄儿童
1岁以下婴儿咳嗽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需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在使用药物方面要格外谨慎,非药物干预措施应更注重细节,如保证水分摄入时要防止呛咳等。
(二)有基础疾病儿童
如果儿童本身有哮喘等基础呼吸道疾病,出现呼吸道感染咳嗽时,除了针对当前咳嗽进行处理外,还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遵循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同时处理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并且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等。
(三)过敏体质儿童
如果儿童是过敏体质,在选择药物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成分。例如在使用某些抗菌药物或止咳祛痰药物时,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同时非药物干预中也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室内外过敏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