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通过病史采集了解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及腮腺肿胀相关情况;临床检查包括视诊腮腺大小形态、触诊质地及导管口情况;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无创显示腺体结构等,造影可见主导管腊肠状扩张等典型表现;实验室检查通过唾液检查量、成分及感染指标辅助判断腮腺功能及炎症情况,不同人群检查有相应特点。
一、临床检查
1.病史采集
年龄与性别因素:儿童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可能与发育等因素相关,成人则可能与导管系统的退变、结石等有关,不同性别在发病诱因上可能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需结合具体病史综合判断。例如儿童可能有腮腺局部感染迁延不愈的病史,成人可能有口腔卫生不良、反复口腔炎症等病史。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腮腺功能,在询问病史时需了解相关情况。如长期大量吸烟者,其腮腺导管可能因烟雾刺激而出现分泌功能异常等情况,增加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发病风险。
既往病史:若患者有口腔手术史、涎腺相关疾病史等,需详细询问,因为这些病史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发生有关。比如曾有口腔导管手术导致导管狭窄的病史,就可能引发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医生会询问患者腮腺肿胀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是否有疼痛、与进食的关系等情况,一般来说,患者进食时腮腺会肿胀,进食后逐渐缓解。
2.临床检查
视诊:观察腮腺的大小、形态,有无肿胀、不对称等情况。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腮腺可能轻度或中度肿大,双侧或单侧受累,肿胀部位皮肤一般无明显红热,但可能有轻度压痛。
触诊:触摸腮腺质地,有无硬结、肿块等。可触及腮腺导管口,挤压腮腺时,观察有无分泌物溢出,导管口可能有充血、红肿,挤压后可见混浊的雪花样或黏稠的蛋清样唾液流出。
二、影像学检查
1.腮腺超声检查
原理与优势:超声检查是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显示腮腺的腺体结构、导管情况等。通过超声检查能观察到腮腺导管是否扩张,导管内有无结石等异常回声。一般来说,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腮腺导管可呈不同程度的扩张,内径增宽,导管内若有结石则表现为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相对安全,不会对其身体造成明显辐射损伤;对于成人患者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查方式,能准确获取腮腺导管及腺体的相关信息。
2.腮腺X线造影检查
检查过程:经腮腺导管口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拍摄。
影像学表现:可见主导管呈腊肠状扩张,分支导管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等改变,这是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典型X线造影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类似,但在具体细节上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例如儿童患者的腮腺导管系统相对较细,造影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性;成人患者的导管可能因长期的病变过程而呈现更明显的腊肠状扩张等改变。
三、实验室检查
1.唾液检查
唾液量与成分:检查唾液的量和成分,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唾液量可能减少,唾液中的淀粉酶等成分可能有异常。通过对唾液的生化分析等,可以辅助判断腮腺的功能状态。例如,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变化可以反映腮腺分泌功能的情况,若含量降低可能提示腮腺分泌功能受损。
感染指标:可检测唾液中的白细胞等感染指标,若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局部的炎症反应,辅助判断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是否伴有感染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的唾液成分可能有一定生理差异,但实验室检查结果会综合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判断。比如儿童的唾液分泌和成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化,在进行唾液检查时要考虑其年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