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扁桃体肥大的处理方式包括观察等待、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3岁以下轻度肥大可观察;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口腔清洁、改善生活方式;细菌感染致扁桃体炎可遵医嘱用抗生素及对症药物;手术有指征,如呼吸困难等,择期在炎症控制后2-3周进行,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者需特殊考虑。
一、观察等待
对于轻度扁桃体肥大且不影响呼吸、吞咽和发音的小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扁桃体可能还在生理性肥大阶段,可先进行观察等待。此阶段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情况,看是否有夜间打鼾、呼吸暂停等表现,以及有无反复的扁桃体发炎等情况。因为3岁以下幼儿的扁桃体免疫功能较为重要,过度干预可能影响其免疫功能发育。
二、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漱口水(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产品),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降低扁桃体发炎的风险。对于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其清洁口腔,比如用干净的纱布蘸取温水擦拭牙龈和口腔黏膜等部位。
改善生活方式: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0-13小时的睡眠,学龄儿童需要9-11小时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孩子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同时,要鼓励孩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跳绳等,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另外,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一般每天的饮水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活动量来定,学龄前儿童每天约1-1.5升,学龄儿童约1.5-2升。
三、药物治疗
如果小孩子扁桃体肥大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导致的,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不过要注意,不能自行给孩子滥用抗生素,因为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等不良后果。如果孩子有发热、咽痛等症状,还可以使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如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或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来缓解发热和咽痛症状,但同样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等问题。
四、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小孩子扁桃体肥大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一是扁桃体肥大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等;二是扁桃体反复发炎,每年发作次数在7次以上,且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无效;三是扁桃体肥大引起吞咽困难,影响孩子的进食和营养摄入;四是扁桃体肥大成为病灶,引起风湿热、肾炎等全身并发症。
手术时机和注意事项:手术一般建议在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控制后2-3周进行。对于小孩子来说,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家长要在术前配合医生做好孩子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确保孩子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注意孩子的伤口护理,让孩子保持半卧位,避免剧烈咳嗽,饮食上要先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冰牛奶、冰淇淋等,逐渐过渡到温凉的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软面条等,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出血情况等。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3岁以下),由于其扁桃体的免疫功能重要性,在处理扁桃体肥大时更应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和观察等待。如果是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子,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孩子,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比如患有哮喘的孩子,在使用某些药物时要注意可能对哮喘病情的影响,在手术治疗时要评估麻醉等操作对哮喘病情的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