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由皮肤癣菌引起,症状有皮肤损害形态(初期为红色丘疹、小水疱,后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斑片,边缘炎症明显、不断扩展,中心趋于消退有鳞屑)、自觉症状(绝大多数有瘙痒感,部分有灼热感),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不同部位表现有差异,如面部斑片小边界清、躯干斑片大小不一、四肢易受刺激致继发感染等,发现类似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体癣由皮肤癣菌引起,症状有皮肤损害形态(初期为红色丘疹、小水疱,后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斑片,边缘炎症明显、不断扩展,中心趋于消退有鳞屑)、自觉症状(绝大多数有瘙痒感,部分有灼热感),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不同部位表现有差异,如面部斑片小边界清、躯干斑片大小不一、四肢易受刺激致继发感染等,发现类似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皮肤损害形态
初期表现:通常先出现单个或多个红色丘疹、小水疱,随后逐渐向周围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片,边缘清楚,与周围皮肤分界明显。斑片的直径一般可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例如,在皮肤较为暴露且容易接触真菌的部位,如手臂、腿部等,可能先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伴有轻度瘙痒。
边缘特征:体癣的边缘炎症较为明显,可隆起,有丘疹、水疱和鳞屑,颜色可为暗红色、棕红色等。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心部位炎症相对较轻,可能逐渐消退,出现脱屑现象。比如边缘部位的皮肤会比中心部位更红、更厚,且有小的鳞屑状物质附着。
中心表现:随着病情发展,中心部位可趋于消退,呈现轻度色素沉着或正常皮肤颜色,有少量鳞屑。但如果患者搔抓等刺激,中心部位也可能再次出现活动性的皮损。
自觉症状
瘙痒:绝大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瘙痒较轻,仅在长时间接触衣物等刺激时才有轻微不适;而有的患者瘙痒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儿童由于皮肤感觉较为敏感,且可能不自觉搔抓,体癣引起的瘙痒可能对其生活和情绪产生较大影响,需特别注意避免搔抓导致皮损加重或继发感染。瘙痒是因为皮肤癣菌在皮肤内生长繁殖,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的反应。
其他感觉:部分患者在皮损部位可能有灼热感,尤其是在继发感染时,灼热感可能会更明显。比如当体癣合并细菌感染时,除了瘙痒加剧,局部皮肤会有明显的灼热、疼痛等不适。
好发部位及不同部位表现差异
好发部位:体癣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面、颈、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在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皮肤出汗多,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体癣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好发部位的皮损可能更为明显。
不同部位表现
面部体癣:面部皮肤较为娇嫩,体癣发生时,斑片可能相对较小且边界更清晰,由于面部皮肤白皙,红斑颜色可能更为明显,患者可能因面部皮损影响美观而心理压力较大。儿童面部体癣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选择温和的抗真菌治疗方法。
躯干体癣:躯干部位的体癣斑片大小不一,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可多个斑片融合成片,瘙痒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四肢体癣:四肢体癣的表现与其他部位类似,但由于四肢活动较多,可能更容易受到摩擦等刺激,导致皮损边缘的水疱、丘疹等更容易破损,进而可能引起继发感染,出现局部红肿、渗液等症状。老年人由于皮肤防御功能下降,体癣恢复相对较慢,且需要注意皮肤保湿,避免因皮肤干燥影响体癣的治疗和恢复。
体癣的症状可能会因感染的真菌种类不同而有细微差别,同时也受到患者自身免疫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发现皮肤出现上述类似体癣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