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遗传、内分泌失调、代谢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遗传具易感性,内分泌失调涉及HPO轴功能紊乱及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代谢方面有肥胖、脂质代谢异常,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不均衡与缺乏运动等均会影响其发生。
内分泌失调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功能紊乱:正常情况下,HPO轴处于精细的平衡调节状态。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LH与FSH的比例失衡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特征之一,通常表现为LH水平升高,FSH水平相对正常或偏低,这种失衡会导致卵巢内卵泡发育异常,不能正常排卵,进而形成多囊样改变。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HPO轴功能在青春期、育龄期等阶段有所不同,青春期时HPO轴尚不成熟,更容易出现功能紊乱,而育龄期女性若出现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情况,也可能影响HPO轴的平衡。
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约50%-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胰腺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卵巢功能,一方面刺激卵巢间质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增生及雄激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抑制肝脏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合成,使游离睾酮水平升高,进一步加重内分泌紊乱,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而肥胖在不同性别中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女性在青春期后若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体重增加时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相关问题。
代谢因素
肥胖: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的伴随表现,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肥胖问题,尤其是腹型肥胖。肥胖可通过多种代谢途径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脂肪组织是一种内分泌器官,会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如瘦素、脂联素等,肥胖时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这些脂肪因子的失衡会干扰HPO轴的正常功能,促进雄激素分泌等。不同年龄的女性,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肥胖可能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内分泌调节,育龄期肥胖女性则会进一步加重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异常,表现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脂质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机体的代谢紊乱,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无论男女,脂质代谢异常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较为常见,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逐渐加重,需要关注饮食中脂肪的摄入,尤其是避免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等不健康脂肪。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不均衡: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结构是诱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生活方式因素之一。例如过多摄入油炸食品、甜品、饮料等,会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进而影响内分泌功能。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饮食偏好有所不同,青少年时期若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更容易在日后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问题;育龄期女性若不注意饮食控制,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脂肪容易堆积,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风险,同时也会影响HPO轴的功能调节。无论是儿童期、青春期还是育龄期女性,长期缺乏运动都不利于内分泌和代谢的健康。例如儿童期缺乏运动可能影响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激素调节平衡,青春期和育龄期缺乏运动则会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