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对胎儿有宫内感染及致新生儿感染等风险,不同孕期感染情况不同及应对有差异,孕前需预防、孕期要监测、新生儿要防护,孕妇原发性HSV感染时宫内感染发生率约30%-50%,复发性感染也有风险,早、中、晚孕期感染应对不同,孕前增强体质等可预防,孕期定期检测,新生儿需密切观察及防护。
一、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一)宫内感染风险
HSV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宫内感染。研究表明,孕妇原发性HSV感染时,宫内感染的发生率约为30%-50%,而复发性HSV感染时宫内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有一定风险。宫内感染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进程,因为病毒感染会干扰胎儿的细胞代谢、营养供应等过程。
(二)新生儿感染风险
1.经产道感染:孕妇在分娩时,若产道有活动性HSV感染,新生儿经产道娩出时极易感染HSV。据统计,经产道感染的新生儿中,约60%-70%会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皮肤、眼、口腔出现疱疹,甚至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2.先天感染的远期影响:宫内感染HSV的胎儿即使出生时外观正常,也可能存在远期的影响,例如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包括智力发育迟缓、认知功能障碍等。有研究发现,曾有宫内HSV感染史的儿童在学龄期可能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与病毒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持续损伤有关。
二、不同孕期HSV感染的差异及应对
(一)早孕期感染
早孕期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HSV感染对胎儿的致畸风险相对较高。如果孕妇在早孕期发生原发性HSV感染,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观察胎儿的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同时,需要进一步评估病毒对胎儿潜在的影响,可能需要进行羊水穿刺等检查来检测胎儿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相关的基因异常等情况。
(二)中孕期感染
中孕期胎儿各器官已基本形成,但仍在不断发育完善。此时HSV感染虽然致畸风险相对早孕期降低,但仍需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且要持续监测病毒对胎儿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加强产前检查的频率和项目。
(三)晚孕期感染
晚孕期接近分娩,孕妇若发生HSV感染,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分娩方式。如果孕妇在晚孕期出现原发性HSV感染或复发性HSV感染有活动性表现,通常建议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以避免新生儿经产道感染HSV,最大程度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三、孕妇HSV感染的预防及管理
(一)孕前预防
有HSV感染史的女性在孕前应进行评估,对于复发性HSV感染频繁的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等措施来降低孕期复发的风险。同时,孕前应注意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HSV感染的易感性。
(二)孕期监测
孕期应定期进行HSV相关检测,包括血清学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孕妇是否有HSV感染情况。对于有HSV感染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曾有HSV感染史、性伴侣有HSV感染等情况,要加强监测频率。一旦发现感染,及时根据孕期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新生儿防护
对于经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即使母亲有HSV感染,也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是否出现HSV感染的症状,如是否有皮肤疱疹等表现。若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尽可能减少HSV感染对新生儿健康的损害。同时,医护人员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