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扁桃体肿大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等待适用于轻度且无症状或症状轻的小孩,要注意生活习惯和观察变化;药物治疗针对感染情况,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支持,局部用含漱液;手术治疗适用于反复扁桃体炎、引起呼吸道梗阻等情况,手术方式有剥离法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术后注意饮食、观察恢复等,婴幼儿、女性及有基础疾病小孩治疗需更谨慎。
一、观察等待
1.适用情况:对于轻度扁桃体肿大且不影响呼吸、吞咽,无明显反复感染等症状的小孩,可先进行观察等待。一般来说,小孩的扁桃体在6岁前处于生理性肥大阶段,部分可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例如,一些2-5岁的小孩单纯扁桃体肿大,但没有频繁的咽痛、发热等感染表现,可先不急于干预,密切观察其呼吸、吞咽情况以及是否有反复感染迹象。
2.注意事项:要注意让小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加重扁桃体肿大。同时,家长需定期观察小孩扁桃体肿大的变化情况,如大小、颜色等。
二、药物治疗
1.针对感染的药物:如果扁桃体肿大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可能会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只有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时才考虑使用。例如,当小孩扁桃体肿大伴有发热、咽部脓性分泌物等明显细菌感染表现时,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因为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针对常见的引起扁桃体肿大的病毒(如腺病毒等)。
2.局部用药:可使用一些局部含漱液,如生理盐水等进行含漱,以保持口腔咽部清洁,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但对于低龄儿童,使用含漱液时需注意避免误咽,要在家长监护下使用。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反复扁桃体炎:如果小孩扁桃体肿大导致反复发生扁桃体炎,每年发作7-8次及以上,或者两年内每年发作5-6次及以上,严重影响小孩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规范的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小孩因为频繁的扁桃体炎发作,导致发热、咽痛明显,影响进食、睡眠,甚至出现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情况。
引起呼吸道梗阻:当扁桃体肿大非常严重,导致小孩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梗阻症状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比如小孩夜间睡眠时打鼾严重,伴有呼吸暂停,经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明确是扁桃体肿大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应及时手术。
2.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扁桃体切除术,包括传统的剥离法和近年来开展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相对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可能相对快一些,但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由医生选择。
3.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注意小孩的饮食,初期宜进食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冰淇淋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创面引起出血。要密切观察小孩术后的出血情况、疼痛情况等,一般术后1-2天疼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止痛药物。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按照医生要求使用漱口液等。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小孩,由于其机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扁桃体肿大时需更加谨慎。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和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是女性小孩,在考虑手术等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手术对其未来生长发育等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家长充分沟通。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在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手术的风险评估,避免因治疗扁桃体肿大而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